原創 | 教師必備數字化工具系列
作為深耕教育一線的數學教師兼教學研究博主,今天為大家解鎖一個備課神器——DeepSeek!通過半年的實踐驗證,這個AI工具能讓備課效率提升300%,特別適合數學學科的創意教學設計開發。
一、極簡安裝三步曲
1⃣ 訪問官網
電腦/手機瀏覽器輸入DeepSeek官網(https://chat.deepseek.com/)
2⃣ 快速註冊
微信掃碼/手機號註冊(教育用戶建議選教師身份認證)
3⃣ 開啟智能模式網頁端直接使用,推薦下載APP(使用更方便)
二、數學備課實戰四步法
步驟1:精準需求定位
• 輸入格式 = 學段+知識點+產出類型+特別要求
• 示例1:"四年級 三角形分類 5分鐘動畫微課腳本 融入生活實例"
• 示例2:"二年級 乘法口訣 課堂遊戲方案 包含教具製作指南"
步驟2:分層設計生成
❶ 基礎框架生成
輸入:"北師大版五下《分數乘法》單元教學設計框架"
AI將輸出:課標對接-核心問題-課時分配-評價方式
❷ 細節深化指令
追加:"為第1課時增加超市購物情境,設計3個差異化練習"
AI生成:基礎組(圖示應用題)-提高組(混合運算)-挑戰組(實際找零問題)
❸ 互動環節優化
輸入:"設計測量教室面積的探究活動,需小組合作與彙報模版"
AI提供:任務分工表+彙報評價量規+數據記錄模板
步驟3:教學資源一鍵生成
• 可視化素材:"生成分數牆圖片製作教程(使用卡紙/磁貼)"
• 錯題集錦:"收集三位數乘法的10類典型錯誤案例"
• 評價工具:"製作課堂即時反饋的二維碼答題系統指南"
步驟4:個性化潤色指令
• "將以上內容轉換為10歲兒童易懂的語言"
• "用表格形式對比同分母/異分母加減法教學策略"
• "添加'數學小故事'欄目講解分數發展史"
三、數學教師專屬關鍵詞庫
基礎模板:
[年級][知識點][輸出類型][特色需求]
例:"三上 周長計算 跨學科教案 融合美術剪紙"
高階技巧:
① 問題鏈設計:"針對'雞兔同籠'設計5層次追問問題"
② 差異化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分層作業設計(ABC三級)"
③ 評價創新:"用闖關遊戲模式設計單元測試方案"
學科融合指令:
"設計'校園數據調查'項目式學習(整合統計圖表+寫作)"
"創作數學謎語集錦(涵蓋四則運算/幾何圖形)"
四、避坑指南(親測經驗)
⚠️ 輸出校驗:所有數學例題需人工驗證計算準確性
⚠️ 隱私保護:避免輸入學生個人信息
⚠️ 版權注意:生成的課件素材需註明AI輔助
實踐案例:
上周使用DeepSeek設計的《圓的周長》探究課:
《圓的周長》探究課設計
1.生成祖沖之研究圓周率動畫腳本
動畫標題: 《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
場景1:古代中國背景
- 畫面: 古代中國書房,祖沖之坐在書桌前,桌上擺滿了竹簡和算籌。
- 旁白: 「在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致力於研究圓周率,他通過不懈的努力,計算出了π的近似值。」
場景2:祖沖之的計算過程
- 畫面: 祖沖之在紙上畫圓,使用割圓術進行計算。
- 旁白: 「祖沖之通過割圓術,將圓分割成越來越多的多邊形,逐步逼近圓的周長。」
場景3:祖沖之的成果
- 畫面: 祖沖之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 旁白: 「經過多年的研究,祖沖之得出了π的精確值,這一成果比歐洲早了近一千年。」
場景4:現代應用
- 畫面: 現代科技場景,展示π在工程、建築、航天等領域的應用。
- 旁白: 「祖沖之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結束語: 「祖沖之的故事告訴我們,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是科學進步的關鍵。」
2.自動創建"校園圓形物測量"實踐手冊
手冊標題: 《校園圓形物測量實踐手冊》
封面:
- 標題: 《校園圓形物測量實踐手冊》
- 圖片: 校園內的圓形物體(如花壇、井蓋、籃球場等)
目錄:
- 引言
- 測量工具介紹
- 測量步驟
- 數據記錄表
- 分析與結論
內容:
1. 引言
- 介紹圓的周長公式:C = 2πr
- 說明本次實踐活動的目的:通過測量校園內的圓形物體,理解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2. 測量工具介紹
- 工具: 捲尺、繩子、計算器
- 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捲尺測量直徑,如何用繩子測量周長。
3. 測量步驟
- 步驟1: 選擇校園內的圓形物體(如花壇、井蓋、籃球場等)。
- 步驟2: 使用捲尺測量直徑,記錄數據。
- 步驟3: 使用繩子繞物體一周,測量周長,記錄數據。
- 步驟4: 計算π的近似值(C/d)。
4. 數據記錄表
- 表格: 包含物體名稱、直徑、周長、計算出的π值。
5. 分析與結論
- 分析: 比較不同物體的π值,討論誤差來源。
- 結論: 總結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理解π的意義。
3.產出帶AR掃描功能的作業二維碼
作業標題: 《圓的周長探究作業》
作業內容:
- 測量家中或校園內的圓形物體,記錄直徑和周長。
- 計算π的近似值,並填寫數據表。
- 掃描二維碼,觀看祖沖之研究圓周率的動畫。
- 回答以下問題:
- 祖沖之是如何計算π的?
- 你在測量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解決的?
二維碼生成:
- 使用AR技術生成二維碼,學生掃描後可以觀看祖沖之研究圓周率的動畫。
- 二維碼鏈接: [祖沖之與圓周率動畫鏈接]
AR功能:
- 學生掃描二維碼後,可以在手機上觀看祖沖之研究圓周率的動畫,並參與互動問答。
通過以上設計,學生不僅能夠通過實踐理解圓的周長計算方法,還能通過動畫和AR技術深入了解圓周率的歷史背景和現代應用。
備課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45分鐘,學生課堂參與度達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