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數萬人「科學日」享科學宴 「人造太陽」成熱門打卡點

中新網合肥5月19日電 (記者 吳蘭)「人造太陽」是什麼樣的?強磁場里有什麼?「夸父」裝置進展又如何?……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24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吸引了數萬名公眾近距離享受科學盛宴,其中「人造太陽」等大科學裝置成熱門打卡點。

眾多中小學生近距離感知「人造太陽」。蔡其敏 攝。

今年「公眾科學日」活動以「砥礪二十載·科學新征程」為主題,在為期兩天的活動時間裡,預計吸引四萬餘名公眾齊聚科學島和聚變堆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眾科學日」大規模向公眾開放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聚變堆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等大科學裝置,以及數個科普展廳、重點實驗室、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等。

趣味科學實驗引得眾多學生駐足。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供圖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激發公眾的科學熱情,還特別推出了趣味科學實驗、專題科普展覽、互動科學體驗和全天的科普報告,旨在向全社會展示科技創新的力量,弘揚科學精神,培養科學文化。

5月19日,公眾在聚變堆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近距離感受科技魅力。蔡其敏 攝。

活動現場,除了「人造太陽」、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裝置吸引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外,微結構攝影作品展覽、各種創意十足的奇妙實驗以及眾多互動性高、體驗性強的互動式科學體驗項目也吸引了大量公眾駐足參與體驗。此外,精彩科普報告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實現了科普知識的無障礙傳播。

在本次公眾科學日活動中,超過100名科研工作者與270多名的志願者踴躍參與,共同為公眾搭建了一個與科學家們直接交流的寶貴平台。

"公眾科學日"是中國科學院舉辦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動。每年5月,各個科研院所都如約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作為中國科學院的品牌科普活動,已成為公眾走進中國科學院,了解科技進展的重要渠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