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推出多項「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央廣網瓊海5月19日消息(記者 蔡文娟)今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推出精心策劃的「5·18系列活動」,內容涵蓋攝影書法展、4本展覽圖錄新書發布、文創產品上新、「飛閱南海」數字飛行影院預熱體驗等方面,旨在強調文博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實現博物館與公眾的良好互動,增強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市民遊客前來觀展(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當天一大早,不少市民遊客來到博物館,走進各個展廳,在各類館藏文物面前駐足觀看。包括瓊海市兩院小學、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等在內的中小學校、高校還組織了研學隊伍前來觀展。

市民仔細觀賞文物(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瓊海市兩院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小符和同學在展廳內流連於精美文物,他們時而湊到一起討論文物的歷史故事,時而舉起攜帶型攝影機將文物拍攝下來,以備帶回課堂進行分享。「我們對南海沉船文物,特別是『華光礁一號』的展品比較感興趣,從這些文物里能感受到我國古代商貿的發達和文化的燦爛。」小符說。

學生用攝影機記錄文物(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除展廳展覽外,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新打造的「飛閱南海」數字飛行影院的預熱體驗活動也受到了學生們和市民遊客的歡迎。該影院利用當代先進的視覺語言表現手法,通過精準的數字模擬技術,以寓教於樂的形式展現了南海地理知識、水下文化遺產、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情景等內容,藉助科技手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普藍色國土愛國主義教育,突出博物館教育功能,講好南海故事。

市民遊客體驗娘惹文化(央廣網記者 蔡文娟 攝)

當天還開啟了「博物館之友」系列活動,不僅讓市民遊客「零距離」感受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出水文物,還依託「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讓市民遊客峇峇娘惹換裝體驗、參觀「峇峇娘惹展」、開展「峇峇娘惹&瓊海溜的茶話會」,讓大家穿著美麗服飾、品嘗峇峇娘惹美食的期間,了解峇峇娘惹文化

「希望通過此次參觀,讓大家對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物、歷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激發文化自信。」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