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學業指標改革 溫州慧中公學成為先行標杆

近年來,作為推動基礎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綠色學業指標已經成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頂尖學校的衡量標準。綠色指標評價追求教育質量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健康成長。不再以學業分數為單一標準,而是由十大指數進行全面綜合的衡量。除分析學業水平外,還考察品德行為、身心健康水平以及學習動力、學業負擔、師生關係等因素,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

5月11日,教育學知名學者,溫州肯恩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穆罕穆德諾曼教授訪問慧中公學,與慧中師生就雙減下新生態教育及綠色學業指標實施進行了深度研討和交流。慧中公學是一所十五年一貫制的高質量民辦學校,辦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打造尊重且平等的教育氛圍,充分圍繞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育人目標,是一所有溫度的未來學校。

慧中公學高一學生陳欣怡用英文流利的向諾曼教授介紹了慧中的分層教學,選課走班,導師制和一生一課表等特色辦學模式。中學部佔地120畝,投資7億元,環山繞水,與主城區隔河相望,整體設計榮獲2023年度亞洲教育環境設計金獎。校園以學生需求為中心要素,設計思路充分體現有溫度的未來學校模樣。校園內打造了各種多元化的學科教室,學術空間和高規格的競技體育場館,全面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服務和空間應用體系」。

交流會上,慧中高一楊思琦同學和葉施琪同學用流利的英文展示了她們的課題項目、模擬聯合國辯論、3d建模實踐和海外遊學等多彩校園生活。教學負責人王佳雨老師提到,在一線教學過程中,分數和課標內容是最基本的底線要求,慧中教師團隊看的更遠,實踐更深。成長過程是需要被全面衡量的,學生身心健康水平以及學習動力、學業負擔、師生關係都必須考慮在內。

諾曼教授對慧中公學的辦學模式高度讚賞,並表示慧中是綠色學業指標改革的先行者。既通過分層教學保證學生完成國家課標內容,又通過選課走班,導師制和特色課程等幫助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提供無限可能。諾曼教授認為好學校需要有更好的方式來衡量,而不是簡單的用考試分數來考察學生。一時的學業成績不能代表成功或失敗,中學階段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家長和教師不能被分數焦慮帶偏了軌道。

在談及綠色學業指標實施的過程中,慧中公學執行校長,特級教師魏勇表示強有力的師資和以學生為中心辦學理念是實施基礎。中學部教師團隊現有5名特級教師,85%以上教師均畢業於985、211和海外一流名校,包括多名畢業於清華、北大的優秀老師。同時,學校還引進五大聯賽頂級選手和金牌教練對拔尖創新類學生進行輔導與培訓,打開發展上行空間。以優秀成就優秀,沒有分數,當下就會被淘汰,只有分數,未來會被淘汰。慧中公學堅持的是不畏分數,不唯分數,魏勇校長強調人的素質形成是有窗口期的,比如審美、合作能力、主動人格、好奇心等等。這些特質對人的終身發展影響重大,如果不在未成年的時候得到呵護和刺激,進入社會之後,就很難再度重塑。好的成長狀態,就要在兩者當中找到一個平衡,既兼顧當下實際,又為未來的終身成長留有餘地。在學校里,學生重要的目標不僅要獲得學業成績,還包括能夠發現自己。如果能在中學時就在這方面有發現,才是真正地贏在了起跑線上。

教育肩負著「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艱巨使命,慧中公學堅持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繼續探索綠色學業質量觀引領下的評價實踐,並以此牽引教育教學的關聯變革,以跟進性改革激發學校的創新活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推動有溫度的綠色教育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來源:今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