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白樺 重點知識梳理 四年級語文下冊

一、作者簡介

葉賽寧(1895—1925)

簡介:蘇聯詩人。生於農民家庭。早期詩作描寫農村自然景色,美化宗法制農民生活。十月革命後的部分詩作中,企圖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戀革命前農村的田園生活。

作者作品:長詩《安娜·斯涅金娜》,詩集《蘇維埃俄羅斯》等。


二、相關資料

關於葉賽寧

葉賽寧抒情詩的特點:新穎奇特的意象比喻和聯想,音樂性強,富民歌韻味,有優美的韻律和節奏······葉賽寧短暫的一生寫了大量熱愛祖國、熱愛鄉土、熱愛人民的詩篇。高爾基對他的評價:「與其說葉賽寧是一個人,不如說是一架風琴,是為了寫詩,為了傾吐綿綿不絕的『田園的憂傷』,對世上一切生物的愛,和對人們具有的仁慈,被大自然所特別創造的架風琴。」


三、生字

(1)會認字

綉(xiù)瀟(xiāo)綻(zhàn )

朦(ménɡ)朧(lónɡ)暉(huī)

徜(chánɡ)徉(yánɡ)

(2)會寫字

樺(白樺 紅樺)塗(塗寫 塗改)

茸(鹿茸 茸毛)綉(刺繡 綉字)

瀟(風雨瀟瀟)穗(麥穗 花穗)

朦(朦朧 )朧(朦朧)

寂(寂靜 寂寞)霞(朝霞 晚霞

抹(塗抹 抹葯)


四、詞語

白樺 毛茸茸 瀟洒 朦朧 寂靜 朝霞

毛茸茸:形容動植物細毛叢生的樣子。

瀟洒:(神情、舉止、風貌等)自然大方,有韻致,不拘束。這裡指白雪覆蓋的白樺樹枝自然優美、獨具風韻。

五、句子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彷彿塗上銀霜,披了一身雪花。(第一段,第40頁)
賞析: 擬人句 開篇點明寫作對象———白樺。「銀霜」和「雪花」寫出了白樺潔白的形象特點。「披」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白樺的高潔品質,表達了詩人對白樺的喜愛。

2.毛茸茸的枝頭,雪繡的花邊瀟洒,串串花穗齊綻,潔白的流蘇如畫。(第二段,第40頁)
賞析:比喻句 將「毛茸茸的枝頭」比作雪繡的花邊、串串綻放的花穗、潔白的流蘇,描繪出了被白雪覆蓋的白樺樹的顏色與姿態,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力,寫出了白樺的優美形態。

3.白樺四周徜徉著姍姍來遲的朝霞,它向白雪皚皚的樹枝又抹一層銀色的光華。(第四段,第40頁)
賞析:擬人句 「徜徉」「姍姍來遲」用擬人的手法描寫朝霞的美,突出沐浴在朝霞中的白樺獨特的美,表達了對白樺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六、課文
主題:這首詩歌以白樺為意象,展現了白樺的高潔之美,表達了詩人對白樺的喜愛、讚美和崇敬之情,體現出詩人對擁有白樺般品質的人的尊敬,流露出詩人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