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橋鎮開展「我心中的嚴同宇」大學習大討論徵文活動,邀請馬橋青少年觀摩紅色話劇《嚴同宇》並分享觀後感,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清明節期間,我們推出專欄「我心中的嚴同宇」,通過「音頻+圖文」的形式呈現馬橋學子內心感悟,邀您一起聆聽孩子們講述心中的嚴同宇。
今天,推出第二期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讓我們共同品味孩子們的佳作
點擊查看第一期
選自
《觀馬橋之子紅色人生,承紅色基因世代永傳》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閔行馬橋實驗學校
六(1)班 黃浩辰
臨走時,姆媽拿給嚴同宇三顆銀杏果,就像從小到大嚴同宇摘給她的一樣。「兒子腿上有傷,不能下跪行禮,下輩子還做您的兒子,好好孝敬您老人家!」這是最後的訣別,姆媽的心已經碎了,哭不出來,顫顫抖抖不敢回頭地走了。
秋天的銀杏樹像穿上了新裝,輕風拂過,飄落片片金黃,染黃了大地。這一年嚴同宇永遠停留在他的25歲,我彷彿看見他站在銀杏樹下,手中握著幾顆銀杏果,腳下的一地金黃由近至遠,望不到頭。
短短的一個話劇,卻是嚴同宇的一生,我忘不了他年少時清澈求取的目光、如火般的激情,革命工作中堅定信仰、積極奮鬥的精神,被捕入獄後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也應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前行。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選自《赤子丹心 紅色之音》
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
高一3班 張董樂
話劇的開始以童謠開始,清脆稚嫩的童聲穿過俞塘鎮娓娓而來,一句一句唱出了馬橋的鄉土人情,唱出了後世因他們的挺身而出而換來的歲月靜好,唱出了我們後代對先烈們的緬懷。
後來童謠又回蕩在那個冬天,與志同道合的俞塘民眾教育總館教育長,與心意相通的顧宛林,與自己的阿弟相聚在冬天的小亭里,朗誦一首首讚歌。白雪皚皚卻遮不住他們的豪情壯志。此情此景那首童謠又緩緩傳來,帶有淡淡的哀傷,並雜有認可、讚美、激勵、安撫,複雜的情感是縈繞於他們的心頭,回蕩在我們耳邊。
一樣的詞,不一樣的情,卻同樣譜寫出一麴生命的壯麗英雄讚歌。如今我站在這盛世,是這些革命烈士,讓我領悟到「有夜就有星,有星就有光」。明白「雪終會停的,就像黎明一樣,終將會到來的」。
我相信,路雖遠行則可至,事雖難做則可成,昨日之深淵,今日之淺談。人間歲月靜好,風過林梢,埋於祖國土地的烈士,此時他們正當年少且永垂不朽。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同宇的故事仍在繼續
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作品吧~
供稿:馬騰平
編輯:趙若楠
初審:高淑婷
複審:石思嘉
終審:茅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