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範校園欺凌?多地學校啟用智能語音警報裝置

校園欺凌現象備受關注,各地陸續有學校在廁所等視頻無法覆蓋、容易發生欺凌的地點安裝智能語音警報裝置,通過識別聲音中的謾罵、毆打等信息,向老師發出預警。

這種技術手段對校園欺凌的防範作用如何?對於校園欺凌現象,我們還需要做什麼?

針對廁所等易發生欺凌場所

多地學校啟用智能語音警報裝置

吉林長春德惠市第四中學在去年秋季學期開學時啟用了智能語音警報設備,該設備可以識別求救和謾罵的語句,並在5秒內發出警報。

△長春德惠市第四中學使用的智能語音警報設備

德惠四中副校長王景會介紹,目前校園內已幾乎達到視頻全覆蓋,但個別特殊場所涉及到學生隱私,無法安裝攝像頭。比如衛生間、洗漱間,容易發生學生打鬧、校園欺凌現象。王景會說,目前這套系統使用了半年,還沒有真正預警校園欺凌的案例,但作為一種震懾的目的已經達到,學校會繼續使用。

福建福州的一所學校也試點在廁所等區域安裝類似的設備。當裝置捕捉到特定的聲音信息觸發預警,老師的電腦或手機上就會收到警報。

△長春德惠市第四中學在廁所安裝的智能語音警報設備

一家生產銷售校園防欺凌警報設備的廠商介紹,語音識別功能是通過預置語料庫來實現的,裝置里錄入了打架、罵人,比如「我要打你」等危險的話,還可支持多種方言。「把軟體安裝到電腦上就能報警,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公眾號直接把信息傳達給老師或者是負責人。」此外,廠商介紹,產品在實際運用中,除了連接校內的老師和保衛部門,也可以連接警方或教育主管部門。

專家:防欺凌裝置能起到一定預防作用

治理校園欺凌還需建立預警巡邏等機制

對於校園內安裝這種通過識別語音信息發布欺凌警報的裝置,有輿論認為可以提升對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能力,但也有人指出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萬立近幾年持續關注校園欺凌問題。他認為,治理校園欺凌,事前預防的意義遠遠大於事後懲治,這種裝置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全部。「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讓死角更少,但不可能『一招制敵』。」

萬立表示,要讓公安、社區、學校、監護人之間緊密聯動,建立校園、社區全覆蓋的校園欺凌預警、巡邏、教育、管控機制;出台學校防治校園欺凌干預、核查、判定工作指引,分級處理校園欺凌事件;針對已發生的校園欺凌行為,還需完善民事救濟機制。

編輯:嚴晗

資料: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