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進行時 | 賽罕區:「四個維度」抓實建章立制 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主題教育進行時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賽罕區及時梳理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在整改具體問題中注重補齊制度機制短板,建立「四聯四報」「三必訪、三服務」兩項工作機制,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助推高質量發展。

「四種聯繫」延伸交流共享的「廣度」。賽罕區通過黨建引領,確立「處級領導聯繫市級以上主要領導」「各單位聯繫上級部門」「鎮街道聯繫屬地廳局級機關」「行業部門聯繫上級行業部門和中小企業」的「四聯」工作機制。各處級領導緊密對接上級領導,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明確任務責任,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項目清單,在爭取資金、項目、政策方面下功夫。各部門立足自身職能、發揮自身優勢,聚焦大招商大會戰,主動靠前服務全區招商引資和產業項目建設。各地區發揮主人翁姿態和責任擔當,爭取各種支持,做好各種服務,共享有利資源。為填補首府東南區塊高端智慧商業空白,盤活空置商業綜合體,賽罕區認真聽取產權方意見,指導企業完善項目招商方案,引入中商世界裡項目,構建集「時尚娛樂、潮品購物」為一體的家庭消費體驗中心和社交集會中心。

中商世界裡項目開業迎客
「四項彙報」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速度」。賽罕區牢固樹立制度意識,自覺遵守和維護制度,注重長效性,增強建章立制之「效」。將「四項彙報」工作機制(報對接聯繫情況、報項目政策資金爭取情況、報上級支持情況、報服務駐區單位情況)作為搭建溝通橋樑,爭取相關資金、政策,共享各類資源,共解群眾、企業急難,共推事業發展和強化執行力建設的重大舉措。同時,加強督促檢查,於每月15日、30日匯總四類報表,分析研判、精準施策,確定下一步工作方向,以實際行動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路街道與新華保險座談商討共建事宜

「三個必訪」拓寬區域融合發展的「深度」。賽罕區主動構建區域融合發展新格局,組織實施「三必訪」(每月必訪,重要節點必訪,重大節日必訪)工作機制,實現共建、共享、共治。加強社區與駐區單位及駐區單位家屬區的「零距離」接觸,通過上門入戶走訪中央及自治區駐區單位及家屬區、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做到每月必訪,充分了解駐區單位及駐區單位家屬區需求。健全重要節點、重大活動服務保障機制,全力協助中央及自治區駐區單位,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在重大節日必對轄區內中央及自治區駐區單位、駐區單位家屬區進行全覆蓋走訪,強化與駐區單位的溝通與聯絡。人民路街道主動走訪駐區單位新華保險,共同探索社區治理與企業發展的雙向互動、雙向融合、雙向服務的實踐路徑,全力推進一體化融合發展。

賽罕區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開展政務服務進商圈行動
「三項服務」增進服務舉措的「精度」。賽罕區不斷增強服務意識,突出服務重點,實事實辦、特事特辦,組織實施「三服務」(提供「店小二」服務、「一站式」服務、「點單式」服務)工作機制,為中央及自治區駐區單位、駐區單位家屬區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精細的服務。建立《街道服務轄區中央及自治區駐區單位、駐區單位家屬區事項台賬》,踐行「隨叫隨到、服務周到」的「店小二」精神。積極推進「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優化配套設施,升級服務環境,提高政務服務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水平,全力打造「一站式」服務工作新模式,提升社區服務的專業化水平,打造服務品牌。深入實施「點菜單」式服務路徑,堅持「民有所需、政有所應」模式,精準實現中央及自治區駐區單位、駐區單位家屬區難題「點單突破」「按需上菜」,讓為民服務更實,為轄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賽罕區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開展政務服務進商圈行動,選派黨員、業務骨幹成立幫辦代辦服務隊,面對面為商戶辦理現場勘驗、頒發證照,實現了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的轉變,把服務陣地開闢到商圈一線。

通訊員/ 馮玥

編輯/烏仁格日樂  初審/宋塔娜

複審/張姝寧        終審/王 鑫 郭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