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簡約與學習」會議明日截稿!新增新星獎,表彰年輕研究者

編輯:好睏

新智元導讀】由沈向洋馬毅牽頭的首屆AI學術會議CPAL剛剛新增了一項「新星獎」,面向最後一年博士生、博士後,以及工作第一年的年輕教授和工作兩年內的業界研究者。


第一屆CPAL(Conference on Parsimony and Learning)簡約學術會議,即將在明晚截稿!

手裡有存稿的朋友,可以考慮踩著deadline來投一波。(北京時間8月29日晚上19:59)

大會主頁:https://cpal.cc/

CPAL新星獎


近日,首屆CPAL大會推出了一項全新的「新星獎」計劃,目的是表彰處於職業生涯關鍵轉折點和起點的傑出初級研究人員。

具體來說,「新星獎」將為博士生、博士後、初級教師和業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平台和支持性指導網路,通過引導學術和職業的發展,進而增加這個領域的代表性和多樣性

申請詳情請戳:https://cpal.cc/rising_stars/

資格要求

- 申請人必須是最後一年的博士生,博士後,開始工作第一年的年輕教授,以及開始工作兩年內的業界研究者。

- 任何符合條件的研究人員都可以申請,只需要致力於解決機器學習、信號處理、優化、系統、跨學科應用等領域中普遍存在的簡約、低維結構的問題即可。

- 一個申請人只能提交一個申請。

關鍵日期

申請截止日期:2023年10月1日

通知截止日期:2023年10月20日

會議時間:2024年1月3日至6日,地點為香港大學HKU

審查標準

提案將由陳羽北(Yubei Chen)博士擔任主席的CPAL新星計劃委員會,根據研究影響、學術進展(如適用)、職業潛力等進行審查。

陳羽北博士曾於清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別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並曾在紐約大學Yan LeCun教授研究組任博士後,他即將加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擔任助理教授。他也是ICLR 2023傑出論文榮譽提名獎得主。

首屆簡約學術會議


如名所示,這個年度研究型學術會議注重「簡約」。

而這一觀點恰恰基於2022年沈向洋、馬毅的一篇論文「On the Principles of Parsimony and Self-consistency for the Emergence of Intelligence」。文中強調了兩個基本原則:簡約(Parsimony)與自洽( Self-consistency)。

CPAL專註於解決機器學習、信號處理、優化等領域中普遍存在的簡約、低維結構問題,並探索低維結構在智能硬體與系統、交叉科學和工程等新興方向的應用。

創辦這個會議的出發點,就是將其設計為一個普遍的科學論壇,讓科學和工程領域的研究人員能夠聚集在一起,分享見解,並最終努力達成一個一致認同的現代計算理論框架,從簡約學習的角度理解智能和科學。

團隊介紹


首屆大會主席共有四個人,除了沈向洋和馬毅,還有來自慕尼黑大學Gitta Kutyniok,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René Vidal。

程序主席有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池躍潔(Yuejie Chi),Google DeepMind的Gintare Karolina Dziugaite,密歇根大學曲慶(Qing Qu),以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汪張揚(Atlas Wang)。

本地主席有來自香港大學的楊言超(Yanchao Yang)和余文忠(Man-Chung Yue)。

出版主席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朱志輝(Zhihui Zhu)。

業界聯絡主席有來自奧地利科技學院的Dan Alistarh,Meta的王迪林(Dilin Wang),Google Research的尤翀(Chong You)。

專題討論主席有來自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劉思佳(Sijia Liu),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Jeremias Sulam。

宣傳主席有來自卡爾加里大學的Yani Ioannou,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William T. Redman,密歇根大學的申荔月(Liyue Shen)

大會還設立了由十位著名AI學者組成的資深顧問委員會,其中除馬毅教授外,華人學者還有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慧大學的邢波(Eric Xing),和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張潼

此外,大會主題演講者的陣容也十分豪華,其中華人包括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梁穎斌教授。


參考資料:

https://cpal.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