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誓師演講遭非議該「酸」的是誰

也看湖南桑植中學生高考百日衝刺誓師演講

作為一個自以為是的尊道重德者,首先要說,對於此類被熱點焦點化的現象,本號始終本著冷卻降溫,歸於平正再平心而論的態度,堅持中庸大道最可貴的原則。

那麼,現在要說,網傳的湖南桑植一中高三年級學生代表符同學,在其高考百日衝刺動員活動演講中的表現,究竟為何會成為網路曝光熱點,甚至被網暴?同時,我們應該從此反思些什麼?

之書半語/人民萬歲的內涵外延

據《中國國情》頭條號2023-3-1 11:39援引《光明網》的報道:「近日,湖南桑植縣某中學舉行高考衝刺百日誓師大會,一名高三學生代表因激情澎湃的發言遭受網暴。儘管已過去四天,網暴仍在持續。2月28日,桑植縣一中校長王興輝表示,被網暴女孩符某近兩天學習狀態不錯,沒有受到影響。桑植縣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當地已著手處理網路上攻擊女孩的言論,已對被網暴女孩和在校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有關某中學高考誓師報道網路截圖

首先來看,為何此事會被熱點焦點化。應該說,當下的網路語境背景場景,只要有可能成為熱點焦點乃至痛點的東西,就絕不會缺少它的製造者、添油加醋者。而這些熱點的製造者、蹭熱者,往往思想思維趨於極端,並且往往從以往極端的熱點製造或蹭熱中得到負向激勵的反饋,即:越極端可怖,越抓眼球,越吸睛引流,流量越好賺,按照流量演算法影響力就越大。在這樣的影響力演算法下,為了賺取流量轉化為暴發利益,一些網號已經完全罔顧事實,不惜犧牲被網暴者的人格隱私或生命安全。

此外,透過網傳的該演講同學的幾張照片圖片,再重溫一下經典的「少女還是老婦」、「魯賓的面孔還是花瓶」等視覺錯圖,是否也會思考一個問題:同樣的事件,傾向的角度不同,就會側重擷取不同的影像,敘事不同的內容?哪有什麼有圖有真相,只要願意,斷章取義何患無從?只要炮製,即使你全程都在笑,但是僅用一部手機,也可以讓你在網路世界裡哭喪爆表。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當製造和傳播熱點者總是能夠以此獲取收益,則為將來計,公道者必須以此為警鐘,警醒和警戒。此其一。

視覺錯圖/少女或老婦人

其次要說,此個現象事關教育大計,各方須重視反思其中可能隱含的問題,或迫切須要系統性革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秋大業,教育為先。那麼,學校、學生應該呈現為什麼樣子?校長、老師應該呈現為什麼樣子?教育的「產品」,未來的「接班人」應該呈現為什麼樣子?什麼樣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誓師者」,而非只是尖厲的應試競爭者?什麼樣子才是樂此不疲、後勁十足的奮進者,什麼樣子則是精疲力竭、畢功一役的被動者?怎樣才算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創新者、開拓者,而非爭食貓糧狗糧的圈養者?等等,豈是那個起早貪黑憔悴在演講台前的小同學所要所能承受之重?難道這些不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共同面對和反省才能革故鼎新的么?

視覺錯圖/魯賓的面孔還是花瓶

難道所有的強力方面,為莘莘學子提供和保障最好的條件,就是為了馴化他們么?是不是應該反思,難道不是社會繁複無謂的事務和競爭,把家長、老師的精力時間消磨殆盡?學校老師和家長父母,唯利無義的攀比,把學生可持續學習創造的精力時間,乃至快樂健康過早地摧折抽取了嗎?古人以拔苗助長為奇葩成語故事,當下,我們是不是早已見怪不怪,在拔苗助長的同時,更加以大水漫灌,溺心滅質?

除此以上二者,具體到一所中學高考倒計時一百天備戰衝刺誓師大會,學生代表演講發言,選誰不選誰,演講稿的準備、修改,臨場的表達等效果要求,以大家共所周知的應用場景,當然不會是完全脫手交由演講者自由發揮的。誠然,也不能排除自由寬鬆度超常的情況。無論如何,誓師演講結束了,完成了,有亮點亮劍,也有爭議非議,這些並非重要。重要的是,這位同學最親近的家長,老師,同學,是否從中看到或感受到,該同學代表除了這個階段應有的十二分的拼搏緊張,一定還有十分的疲勞和憔悴?並且,其中的表達表現,有些可能是個性化的東西,而有些信息和流露,確也是她所代表的群體的共性狀態。這樣的共性與狀態,是不是應當引以為關注他們的所有方面的共情和重視,進而進行更加系統科學而有益的人文關懷?!

之書籤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