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男孩考99分崩潰控訴父母:「你們在意過我考的有多好嗎?」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里寫道:

人生來就喜歡被人鼓勵,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可以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成長,獲得自信,從而變得更優秀。


所以,教育孩子,不能太吝嗇你的鼓勵。


今天,看到一條熱搜,江蘇淮安,一個小男孩因為考試考了99分,被父母的一句:那一分怎麼扣的,是不是粗心大意了?搞崩潰了,情緒激動。



孩子被1分的指責,已經喘不過氣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看得出,孩子的壓力已經非常大了,家長們不能一味地追求成績,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這個熱搜讓我突然想到了有一道全國卷的作文題,好像還是一道漫畫題,一個98分的臉上是巴掌印,一個60分的臉上是個唇印……。



太嚴苛了也不好吧,怎麼可能次次都是滿分呢,也不是人人都是天才啊。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考試沒考好,怎麼做才能不被家長罵?」


圖源:知乎截圖

一則回答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

圖源:知乎截圖

「我的學習生涯無數次的考試中,95%都要被狠狠地打罵,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是沒有用。」


「我很羨慕一個比我考得差的同學,她媽說要帶她吃火鍋安慰她。

「我其實更討厭他們把我的努力踐踏得一文不值。」


在面對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大部分家長本著為了讓孩子進步和自省的目的, 堅信懲罰和批評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


家長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痛定思痛,加以反思和改正,但是卻不知道懲罰和批評帶來的長期負面效果。


作為三個孩子的家長,看到這裡不禁心中一凜!



有網友直言道「典型的中國式家長!」


「跟我小時候我爸對我的態度一模一樣!」


「我只要考得不好,一頓竹筍炒肉肯定跑不掉的,但即使考了100分,父母總是提醒我不要驕傲,下次努力考得更好!從來不捨得誇我一句,我那時候就很疑惑卷面分100最高可以考多少分!」


從網友們的留言中不難發現,這樣的教育理念是我們所經歷的,而現在依舊照搬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過分奢望,成龍成鳳



我理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但人不能沒有錯誤,即使書面成績可以做到完美,但不能事事無缺。適當的犯錯誤才能讓童年完整,讓孩子懂得成長的價值。就像狼的耳朵,耳朵上沒有傷口的狼不能算作完整的狼


儘管嚴師出高徒,但不能把冷漠當成嚴格,偶爾的讚賞和誇獎會給孩子信心,讓他有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魄力。而且,好的誇讚會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離,給家製造溫馨有愛的氛圍。



分數=價值?



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做,不僅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進而還帶來了危險。其實孩子的內心……1分的指責他已經承受不起,崩潰控訴(這是好的,懂得發泄,據理力爭)。有沒有想過,1分之差等待他的是這樣的待遇,萬一哪天真考差了……他會不會想不開,會不會離家出走?甚至想不開?


因為無論他做得多好,家長的眼裡永遠是那不足的一點,家長的標尺永遠是成績,成績決定一切,這就是為什麼,中學名校好多,明明成績很優秀的孩子,卻因為一次指責,一次考試的失利,就憤而走上絕路。



你們覺得好吃好喝已經很不錯了,卻不知道孩子的內心只有對失敗的恐懼,以及自己的所有價值等同於分數,分數不在,價值就蕩然無存,這是你塑造的孩子的自我價值


可以先鼓勵或者獎勵孩子,然後再探討一分丟哪了?


難道非得要這麼卷嗎?用心栽培,但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常,是只老鷹就高飛,是個小雞就進籠,每次都能考99分,就已經很不錯了,用心澆灌,靜待花開,不過度要求。


其實這種父母還挺常見的,第一眼看到成績的下意識反應就是哪兒錯了,為什麼錯了,而沒有關注到孩子自己的想法甚至進步。



孩子你真的很棒了,這父母真的很讓人窒息,鼓勵教育很難嗎?把「這一分丟哪裡了」換成「:寶貝,你很棒了,咱下次認真一點,把丟掉的一分找回來可以嗎」這樣說多好。


多鼓勵,給予孩子心靈安全感



德國著名思想家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教育是靈魂的喚醒,不是理智知識的堆砌。」


用分數來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教育,顯然不是好的教育,更不是適合孩子的教育。


我曾經見過一位媽媽,有一段時間兒子對下雨特別感興趣,但凡下雨天,這位媽媽就陪著兒子在外面淋雨,感受雨天不同的樂趣。正是有了這樣的陪伴與影響,小男孩對於雨天的感觸,一定會比其他孩子從書本上獲得雨天的感受更加真實。


其實比起一味地追求青少年考高分,用分數來作為評判標準的父母,那些能夠在孩子取得一絲絲進步,給予鼓勵的家長,更受孩子喜歡。數據顯示,經常被爸媽鼓勵的孩子,不會做事情會努力找方法自己試著去做,未來成功的可能性高達85%。


爸媽別吝嗇自己的鼓勵,美國心理學博士林文采老師提出一個詞:心裡營養,就是指大人在寶貝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鼓勵。只要給足孩子心裡營養得有自信獨立自主優秀孩子



經常被鼓勵的孩子,他們心理安全感十足,能夠激發出內在的更多潛力!這部分青少年,比起經常被以分數論成敗的孩子來說,他們幸運太多了!


生活中很多孩子也許並沒有上文中那個小男孩那麼幸運,他可以考99分,可以把內心的委屈、對父母的不滿意宣洩出來。可能那些孩子會在大人一次次打擊中變得自卑、怯懦、自我懷疑。


可是,小朋友降落在世界上的開始,大人不都是希望他們一生健康平安嗎?為什麼要在長大的過程中,焦慮孩子的成績,非要用分數來衡量好壞呢?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應該認真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