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學生們第一次開始接觸地理,但因為不會納入中考,所以大家對於地理學科的學習也不會太認真,但到了高中,地理學科的「地位」可以說是直線上升。
雖然相比「語數外」三科,地理的存在感稍微弱一些,但想要拿到高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人文地理,有些答案總是不免讓考生們覺得彷彿是「離了個大譜」。
地理答案能有多離譜?陝北種大棗是因為喜慶,學生:是認真的嗎?
為什麼阿根廷的蜂蜜以出口為主?
看到這個答案,感覺同學們第一想法,應該就是和經濟啊、貿易啊之類的原因有關,所以編也會往這個方向編,想著多編幾條怎麼也能蒙對幾條吧,結果答案時候當地人不喜歡吃蜂蜜,這答案真的是讓人「猝不及防」,但細品又極為合理,我不愛吃我就賣給你,這有問題嗎?
陝北地區為什麼大量種植紅棗?
每個地區種植什麼樣的蔬菜和水果,肯定是和當地的氣候有關,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所以這道題,在同學們眼裡,那還不是「手拿把掐」送分題嗎?
但人文地理的答案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因為標準答案是「當地人喜歡紅色,覺得喜慶」,這個答案就算是直接給學生擺在桌子上,學生也不敢抄啊。
為什麼公路兩旁的綠化帶不同?
「因為過往的車輛不同的行駛速度和方向……,以及光照的不同……」,這是不是同學們心目中的標準答案,那隻能說同學們還是跳不了解「人文地理」了。
「人文地理」的精彩之處不在地理,而是在人文,這道題的標準答案,其實是因為行政劃分不同,也就是管理的人不一樣,所以才導致愛你觀測綠化帶不同,怎麼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為什麼某國二十年前人口出生率增加?
看了前邊那三道題,相信同學們現在應該已經有了很大的防備心,但分享這道題的同學,當時反正是自信滿滿地回答了「經濟水平」。
但真實答案卻是「孕齡婦女增加」,怎麼說呢,就感覺考生自己背了《琵琶行》,結果考試考得《鵝鵝鵝》,怪會怪學生懂得太多,要是讓小學生來答說不定人文地理還能多得一點分。
歐洲人為什麼不種植蔬菜?
既然是地理題,那自然離不開氣候、光照、等等,但其實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做,就算自然條件再好,不會做,種了也是白種,真是笑不活了。
有些時候,可能不是答案離譜,而是在同學們眼裡,考試是一件很正式的事,但其實有些時候,答案並沒有大家想像中深奧,生活中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人文地理,更加偏向「人文」,看似離譜的答案其實都很合理
有些考試答案乍一聽覺得離譜,但其實當你放開固有的答題習慣之後,你會發現,其實看上去離譜的考試答案,都是非常合理的,是考生想得太多而已。
當然在考試中,這樣的題目是很少的,同學們主要學習的還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更加嚴謹,但人文地理有他獨特的魅力,都是值得學生們去學習了解的。
高中選科是「逆風翻盤」的一個關鍵,同學們一定要謹慎選擇,莫錯失良機
雖然地理科目是文科,但卻是最像理科的一個文科,也是副科裡面最難的一個科目,但好在現在大部分高中,都採取了新高考制度,選科方式也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
所以,同學們在高中選科時,一定要謹慎選擇,雖然很多人會勸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因為喜歡的科目往往也是學得好的科目,但如果喜歡的科目和學得好的科目發生衝突時,同學們最好以擅長的科目。
畢竟沒有分數,高考時無法取得一個優異成績,再熱愛也可能會無處施展,先吃飽才能後吃好,當然每個同學會都有自己的想法,別人的意見也只能作為參考,但還是希望同學們能謹慎思考,不要錯失良機。
筆者寄語:
學習是一件很嚴肅的事,但人文地理卻是嚴肅的學科知識中,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乍一看答案一個比一個離譜,學生看了都想問一句是認真的嗎?但仔細想想又好像合情合理,這大概就是人文地理的魅力吧。
話題討論:你在考試中還遇到過哪些離譜的答案?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