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載教 實至名歸

作者/扈廷相

本文作者扈廷相

功德載教 實至名歸 ——在於琴堂同志銘功懸匾儀式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名位老師、各位同志:

今天是為老局長於琴堂同志銘功懸匾的大喜日子,我首先代表長垣職專全體離退休教師、200多名在職教師和4000多名在校學生向老局長表示誠摯的祝賀! 

老局長人品若山,情懷如水,對長垣的教育事業貢獻巨大,金匾題詞「功德載教」,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老局長是尊師重教的典範。「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他敬重長垣教育界老一代的名家名師,在他的倡導下,健在的為他們懸匾銘功,去世的為他們樹碑立傳,社會影響非常之好。他當教育局長時,是文革後的教育剛走上正規,當時「讀書無用論」、「教師是臭老九」還有市場。為了維護學校的正常秩序、教師的合法權益,他配合政府制定了很多條條,哪裡發生了對學校、對教師的侵權事件,他都親自過問或親自處理,切實地維護了學校的安定和教師的尊嚴。為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他力爭教育界在人大、政協的代表委員名額,讓教師參政議政。他大力表彰先進,開了給教師發獎金的先河。在人民教育人民辦的召喚下,長垣興起了群眾集資辦學的熱潮。他抓住這個時機,大力宣傳尊師重教,為捐資助學的有功個人和集體歌功頌德。他任政協主席時也心系教育,時常還組織教育工作者和教師參加的茶話會,暢談長垣教育發展的前景,鼓勵大家繼續為發展長垣教育建言獻策,努力工作。他退休後正是民辦學校興起的時候,他不甘賦閑在家,也積極投身其中。但他反對辦所謂貴族學校,他說自古以來辦學就屬公益事業,不能以賺錢為目的。他創辦的育才高中,堅持低收費,被群眾稱為平民學校。他當校長六年,有兩年不領工資,他說經費緊張,工資先讓教師領,校長先停著。不僅如此,他還為學校捐贈了1200多冊圖書。

老局長是教育的行家。1977年恢復高考,這是教育復興的開始,他馬上號召各高中組織學生複習,積極迎接這天下第一考。由於他抓高考措施得力,長垣的高考成績多年在地區名列前茅。這不但為國家輸送了大批人才,也為長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教育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他越來越感到教育經費的吃緊,他大膽決定集中資金優先辦好重點中學,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打開長垣教育的新局面。一所重點高中、15所重點初中辦起來了,長垣的教育有了新氣象,並且很快得到了省教育廳的肯定。1980年9月4日《人民日報》也發文說:河南省長垣縣教育局節約各項不必要的開支,集中資金優先辦好重點中學,取得了明顯成效。在當時,老局長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不能不說是一種遠見卓識。老局長抓工作從不浮在上面,而是經常帶工作人員下基層,幾乎每學期都到各高中轉一遍。走到學校有時不是先聽彙報,而是先到課堂聽課,之後和教師座談。他總是親切的鼓勵教師「做一位學生崇拜的教師,培養一代自己崇拜的學生」。

他還鼓勵大家努力進行教學改革,把重視課本轉變為重視實際,把佔有知識轉變為擁有智慧。他發現哪位教師講課有創新,就馬上組織觀摩。談起課堂教學改革,他說:「課堂教學允許多元化,根據教師自身特點,可以有不同的風格。但不能改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他退居二線後的92年,憑著他對教育的精通和執著,在教育局的支持下,成功地辦了一屆全縣300多名考生參加的高考補習班,為集中辦高考複習積累了經驗。

老局長是教師的朋友。老局長平易近人,在工作中特別喜歡和教師交流溝通,教師有啥也特別喜歡向他說。他把星期天當作教師接待日,他說星期天老師不上課有時間。因為他主抓高中教育,所以每個高中教師更是他的座上客。當時各高中的教師,他幾乎都能叫出名字,教學情況也了如指掌。教師和他一起談生活、談思想、談教學、談讀書,非常和諧。他寬容,能容犯過錯誤的教師;他慧眼,能用好別人用不好的教師。有的教師在初中任教屈材了,他就把他調到高中,有的在那學校有潛力發揮不出來,他就把他調到縣一中,結果這些老師都把才能發揮到了極致,成了教學的中堅。有的老師有領導才能,還被委以重任。

總之,老局長的人品、學識、思想和對教育事業的奉獻,是大家非常敬佩的,他是我們的好領導。我們希望長垣的教育界能出現更多的像於琴堂同志這樣的好領導!

最後,祝老局長健康長壽,全家幸福!

謝謝大家!

老教師代表 戶廷相

2009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