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縣市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學業水平物理試題

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

高一年級物理試題卷

一、選擇題Ⅰ(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1. 下列物理量中,屬於矢量的是(  )

A. 速度 B. 時間

C. 路程 D. 質量

2. 三位同學從北京去重慶,他們選擇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如圖所示,甲同學乘火車,乙同學乘飛機,丙同學先乘火車到武漢,然後乘輪船沿長江而上。關於三位同學的路程與位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路程相同,位移不同 B. 路程相同,位移相同

C. 路程不同,位移不同 D. 路程不同,位移相同

3. 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將物體視為質點,在物理學中,這種研究方法屬於理想化模型。以下比賽項目中,可將運動員視為質點的是(  )

A.

蹦床技巧 B.

跳水

C.

自行車4千米追逐賽 D.

花樣游泳

4. 如圖是火箭加速上升時的照片,此時噴出氣體對火箭作用力的大小

A. 等於火箭的重力

B. 等於火箭對噴出氣體的作用力

C. 小於火箭對噴出氣體的作用力

D. 大於火箭對噴出氣體的作用力

5. 如圖所示是我國新型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不久將下線調試。因為採用了磁懸浮原理,所以阻力比普通的高鐵小很多,其速度可達

高速磁懸浮列車擁有「快起快停」的技術優點,能發揮出速度優勢,也適用於中短途客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能「快起快停」,是指加速度大

B. 速度可達

,這是指平均速度

C. 因阻力比普通的高鐵小很多,所以磁懸浮試驗樣車慣性比較小

D. 因磁懸浮試驗樣車運行速度大,所以慣性大

6. 用國際單位制驗證下列表達式,可能正確的是(  )

A.

為位移、

為加速度、

為時間)

B.

為速度、

為加速度、

為時間)

C.

為時間、

為重力加速度、

為長度)

D.

為能量、

為質量、

為光速)

7. 磁性白板擦能做到「擦到哪,放到哪」。已知圖中的白板豎直放置,白板擦P靜止於白板上,則P所受的力為(  )

A. 豎直向下的重力、沿ab方向的靜摩擦力

B. 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

C. 豎直向下的重力、沿ab方向的靜摩擦力、垂直白板向內的磁力、垂直白板向外的彈力

D. 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垂直白板向內的磁力、垂直白板向外的彈力

8. 某校高一物理興趣小組,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無人機飛行表演活動。圖乙為該無人機運動的

圖像,關於無人機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無人機在

末時和

末時的加速度相同

B. 無人機

末時達到最高點

C. 無人機在

末時位於發射點上方

D. 無人機在

末時加速度的方向改變

9. 如圖甲所示,在一根固定不動的樹枝上,小鳥有時停在A點,有時停在

點。圖乙為該現象的示意圖,對於這兩個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小鳥站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

B. 小鳥站在A點時受到樹枝的作用力較大

C. 小鳥站在

點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

D. 小鳥站在

點時受到樹枝的作用力較大

10. 如圖所示,一同學在家中稱體重,她穩定站立時體重計示數為

,之後她發現「下蹲」「起立」過程中,體重計示數是變化的,請根據學過的超重、失重知識,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整個「下蹲」過程,體重計的示數一直小於

,出現失重現象

B. 整個「起立」過程,體重計的示數一直大於

,出現超重現象

C. 整個「起立」過程,體重計的示數先小於

後大於

D. 「起立」或「下蹲」過程中,都能出現超重、失重現象

11. 一質量為

的小球靠近牆面豎直向上拋出,圖甲是小球向上運動時的頻閃照片,圖乙是小球落回時的頻閃照片,

是運動的最高點,甲、乙兩次閃光頻率相同,重力加速度為

,假設小球所受的阻力大小不變,則可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約為(  )

A.

B.

C.

D.

12. 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當把斜面固定時,一個滑塊沿著這個斜面下滑(如甲圖所示),滑塊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F1;若該斜面在水平外力F的推動下水平向右加速運動,且該滑塊與斜面恰好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如乙圖所示),這時滑塊對斜面的壓力大小為F2。則F1∶F2等於(  )

A. sin2θ∶1 B. cos2θ∶1 C. cosθ∶sinθ D. 1∶1

二、選擇題Ⅱ(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3. 以下關於分力和合力的關係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合力和它的兩個分力同時作用於物體上

B. 合力的大小等於兩個分力大小的代數和

C. 合力可能小於它的任一個分力

D. 合力的大小可能等於某一個分力的大小

14.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M上疊放著物體m,m與M之間有一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整個裝置處於靜止狀態,則下列關於m和M的受力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

A. m給M向左的摩擦力

B. M給m向左的摩擦力

C. 地面對M的摩擦力向右

D. 地面對M無摩擦力作用

15. 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從豎立在地面上的輕彈簧正上方某處自由下下落,接觸彈簧將後彈簧壓縮,忽略空氣阻力,在壓縮的全過程中()

A. 小球一直減速運動

B. 小球先加速然後減速

C. 小球速度最大時彈簧彈力大小等於小球重力大小

D. 彈簧的壓縮量最大時小球加速度為零

三、實驗題(17分)

16. 如圖甲,某同學用彈簧

彈簧秤

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實驗。

(1)在保持彈簧

伸長

,且彈簧兩端點位置不變的條件下,若彈簧秤

間夾角為

,彈簧秤

示數如圖乙,則彈簧秤

的讀數是_______

,若已知彈簧秤

的讀數為

,並已在方格紙上作出,請你在所給的方格紙上按作圖法的要求作出彈簧秤

的拉力及它們的合力。_______

(2)彈簧

勁度係數為_______。

(3)如圖丁是某同學所作的合力與分力的關係圖,則實際的合力是_______(選填

),一定沿

方向的合力是_______(選填

17. 某同學用圖甲所示裝置來「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實驗中,他將槽碼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小,通過改變槽碼個數來改變拉力大小。為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於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實驗中需要補償打點計時器對小車的阻力和其他阻力。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號)。

A. 秒錶 B. 天平(含砝碼) C. 刻度尺

(2)他用小木塊將長木板的右側墊高來補償打點計時器對小車的阻力和其他阻力。具體操作是:將木板的一側適當墊高後,把裝有紙帶的小車放在木板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在打點計時器_______(選填「打點」或「不打點」)的情況下,輕輕推一下小車,若小車拖著紙帶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表明消除了阻力的影響。

(3)在一次實驗中,該同學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

。計數點

間均有四個點未畫出。則在打

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

_______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4)他在探究小車加速度

與所受拉力

的關係時,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

圖像如圖丙所示。發現圖線不過原點,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墊得過高

B. 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墊得過低

C. 槽碼個數太多了

D. 槽碼個數只有一個

(5)另一同學還做了如下實驗:如圖丁所示,不改變小車質量和槽碼個數,撤去打點計時器及小車後面的紙帶,用具有加速度測量功能的智能手機固定在小車上來測量加速度,測量的結果比用打點計時器測得的要小。為什麼用智能手機測的加速度的值變小?從下面的選項中選出一個最合適解釋。_______

A. 因為智能手機

質量比重物小

B. 因為在小車上放置了智能手機,整體

質量變大了

C. 因為在小車上放置了智能手機,摩擦力變小了

D. 即使在小車上放置了智能手機,繩的張力也沒有改變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5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8. 如圖所示,用

的水平拉力,使質量

的物體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2)物體在前4秒內的位移大小

19. 某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在離地面

處離開懸停的飛機後先自由下落

,然後打開降落傘,傘張開後運動員做勻減速運動,到達地面時速度

,實現安全著陸。求:

(1)運動員打開降落傘時的速度大小

(2)運動員打開降落傘後做勻減速運動

加速度大小

(3)運動員從離開飛機到安全著陸的總時間

20. 某幼兒園在空地上做了一個滑梯,滑梯的長度為

,滑梯的高度為

。一位

的兒童靜止開始從滑梯頂端滑下,測得滑到底端所用的時間為

g取10m/s2,求兒童:

(1)在滑梯上滑行

加速度大小;

(2)在滑梯上滑行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褲料與滑梯間的動摩擦因數

21. 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冰壺比賽是項目之一。在如圖所示的冰壺比賽中,運動員把冰壺沿水平方向投出,在不與其它冰壺碰撞的情況下,最終停在遠處的某個位置。若冰壺與冰面的動摩擦因數

,運動員以

的速度將冰壺投出。

(1)冰壺在冰面上滑行多遠?

(2)若隊友在冰壺自由滑行

後開始在其滑行前方摩擦冰面,摩擦冰面的距離為

,冰壺和冰面的動摩擦因數變為原來的

,冰壺多滑行了多少距離?

(3)若隊友在冰壺自由滑行的前方某處開始摩擦冰面,摩擦冰面的距離仍為

,冰壺和冰面的動摩擦因數仍變為原來的

。從什麼位置開始摩擦冰面,冰壺滑行的時間最長,最長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