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閱讀:乍甸小學四年級讀後感(王林敏、王冉婕)

閱讀書名:《城南舊事

閱讀者:王林敏

指導教師:彭柳銀

所屬學校:箇舊市雞街鎮乍甸小學

《城南舊事》讀後感

《城南舊事》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林海音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當時背景形形色色和多多少少的人和事,比如6歲時,英子遇到了在衚衕口找女兒的瘋女兒秀貞,是英子的第一個朋友,秀貞的小女兒桂子被家人扔到牆根,英子很同情她,幫她找女兒,最後發現小夥伴妞兒就是桂子,母女倆相認了,連忙去尋找爸爸,最後死在貨車輪下……

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書中文字優美,卻能碰觸到人最快樂的記憶——童年遊戲。

文中還出現了秀貞、妞兒……等人物一個接著一個離去,讓我明白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我們要珍惜身邊每一個朋友、遇到的人、鄰居微笑。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珍惜時間,童年一會就過去,相信大家看了一定會有所感悟。

閱讀書名:《流浪漢與時光老人》

閱讀者:王冉婕

指導教師:許美玲

所屬學校:箇舊市雞街鎮乍甸小學

《流浪漢與時光老人》讀後感

人們常說,世上最公平的東西是時間。每個人每天都會擁有8400秒,不會多,也不會少。然而在同樣的時間裡,有人過得非常充實,也有人什麼收穫都沒有。原因就是人們對待時間的態度不同:有人珍惜,有人浪費。

不久前,我讀到了一篇文章——《流浪漢與時光老人》。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流浪漢非常後悔兒時虛度光陰,便請求時光老人讓時光倒流,使他回到童年。可當流浪漢的願望實現後,他卻重蹈覆轍,結果依然一事無成。這讓時光老人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所在:一個人不動生活的意義,沒有理想,沒有擔當,那麼就算有機會從頭再來,最後還是一切如舊,一事無成。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生活中,一些同學的做法與文中流浪漢兒時的做法沒什麼兩樣,他們每天沉迷於電子遊戲和漫畫書,或是無聊的閑逛,或是愛慕虛榮、互相攀比。就這樣,大好時光被他們無情的浪費了。少年時光非常短暫,我們應該用這短暫、寶貴的時間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而不是浪費它。不然,我們就會像文中的流浪漢一樣,等到最後一事無成時,才知道後悔。

再來說說我自己吧,讀完這篇文章,我也感到十分慚愧。在平時,面對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我總是先玩再做,那個時候真沒感覺到時間會像流水一樣,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從身邊溜走了。這篇文章讓我意識到,時間是寶貴的,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不懂得珍惜時間,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啊!

《流浪漢與時光老人》讓我更加清楚的明白:時間是寶貴的,沒有機會從頭再來。

聯合發起單位:共青團紅河州委、紅河州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成美慈善基金會、人民能量公益發展基金、共青團箇舊市委。

活動背景:此活動隸屬於「圓山裡娃的成長夢想」公益項目,由成美慈善基金會(5A、聯合國咨商地位)、人民能量公益發展基金牽頭,共青團紅河州委、紅河州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攜手下屬團委共同開展。

本次《時代閱讀》讀後感,均由已接受公益項目圖書角、圖書室援助的學校組織學生閱讀之後進行提供。孩子們在收到愛心圖書之後,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共同開展閱讀活動,並通過我手寫我心的方式表達自己在閱讀之後的所思所想。

相關內容的發布已獲得相關學校、指導教師的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