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如何才能留得下來?清華北大生?

清華北大每年招6000多人,能上這兩所學校的那是萬里挑一的人之龍鳳啊。我的同事講述了他考上北大之後的經歷,市委書記親自接見呀,都上當地的新聞聯播了,全市所有的高檔餐館隨便吃,一吃完,北大新生某某某來我們這兒吃過飯的大紅細胞就貼出來了。坎兒。

清華北大,這是你佔了國家最大的一次便宜,一年學費5000塊錢,北京的房租那是天價呀,清華北大的學生四人一間帶空調的陽光房,帶陽台,帶獨立衛生間,帶獨立衛浴,住宿費一年才900塊錢,不及市價的1/20,一個素菜五毛,一個雙拼的肉菜才四塊,給你上課的都是院士級別的大師啊,企業贊助的各種獎學金助學金一直拿到手軟了,家要兼職, 500塊錢一個小時,上學不僅不花錢還能掙一筆錢。世界500強,更是看重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天之驕子,眾星捧月呀。國家重點投資的13所大學,清華北大一年的教育經費就比其他學校的總和還要多呢。

但是最近呢,公布了一個22個大國工程的總設計師的名單,其中包括遼寧艦,航母5g工程,嫦娥探月,長征火箭,殲二零,墨子號,蛟龍港,珠澳大橋。這些工程組成的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脊樑。但是可惜的是,來自清華的只有天野的總設計師南仁東一個人。北大沒人上榜,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榜單,南仁東是這些總是當中年紀最大的, 1963年就讀於清華大學,而其他宗師都是改革開放之後才上的大學,可他們都不是清華北大的,他們最可敬的就是不為國外優厚的條件所動,都留在了祖國。有人做了這樣的統計,目前啊,在美國矽谷的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就有兩三萬人吶。很多已經成為世界前沿科技的頂級科學家,但是他們已經不是中國國籍啦,他們撐起來的是美國科技的半壁江山。眼下,中美兩國正在全面地較量清華北大的尖子人才,你們何去何從,決定著兩國科技人才力量的此消彼長,清華北大,你們擊中了全中國最優秀的學生啊。你們有責任把我們的孩子要教育出來,要教育他們要報效自己的祖國。北京大學,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祥地,曾經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最強音。氫彈之父于敏就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物理系, 23位兩彈一星的原型當中,有14位曾經在清華大學工作和學習過,錢學森鄧稼先王淦昌趙九章錢三強,王大珩,陳芳允郭永懷朱光亞周光召群星閃爍呀,清華大學的口號就是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最近,大國重器的總師榜單又多了一位王碩威,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建的總建造師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又不是清華北大畢業的80後的小夥子, 25歲參加了遼寧艦的改造工作, 33歲就擔任了山東艦的副總設計師, 36歲就當上了福建艦的總師啦。咱們祖國高速發展,給這些青年人多好的機會啊。今天即將走進清華北大的這些天之驕子們,祖國和人民真的不希望你們在學生之後就離開,大國重器的榜單還會繼續往下寫,希望早點兒看到你們的名字啊。咱們祖國多好啊。咱們祖國多需要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