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體育社團,看復旦青年如何在賽場上綻放光芒

日月光華流轉,金秋丹桂飄香,

復旦大學迎來了2021級新同學。

來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

懷揣著無限希冀與熱望,

踏入復旦校門,躋身百年星空。

復旦大學社團文化豐富多彩,

致力於打造復旦學子的「第二課堂」。

我們已經領略了學術類社團的風采,

在這一期的體育社團特輯中,

讓我們看看來自無限排球協會、圍棋協會

兩大復旦「五星社團」的熱血青年

如何將自己的運動熱情化為最耀眼的舞台!

無限排球協會——

以無限活力,吸引更多人領略

排球運動的無限魅力

過去一年恰逢無限排球協會新老隊員青黃不接的困局,讓社長俞欣怡很是頭疼。老隊員紛紛畢業,新隊員因為疫情招募難度增大,這個誕生自1997年的復旦王牌排球協會該如何脫離瓶頸、發展出新的道路,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就在今年,排協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院系杯」收穫了史上最多報名人次,南區排球場每晚轟轟烈烈地上演院系大賽;參加排協零基礎培訓班的學員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10多個排球愛好者全勤參訓,學員紛紛在群里問訓練的時間,特意空出時間來「摸摸排球」。

排球究竟有什麼魔力?是因為教練幽默的教學風格,教「鞭甩」扣球技術時讓大家齊齊拿著毛巾上陣,從甩毛巾中領悟扣球技術,生日時排協的隊員們偷偷為教練準備好蛋糕,像一家人一樣唱著「生日快樂」;是因為排協在磨合中培養起來的隊友情誼?大家一起訓練基本功,在對抗賽中逐漸找定位,成為四處征戰的排球戰隊,大家自覺每周新增了周六一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完後一起約著宵夜,其餘時間每次要約球,在大群里甩一句,有時間的隊員就都跑著來「玩球」了;抑或是因為排協成立的宗旨——「以無限活力,吸引更多的同學來領略排球運動的無限魅力」?

排協的宗旨是真切可感的,如同最開始每次練球後手臂上留下的淤青,深深地浸潤在排協的日常活動中。新進排協的成員不會被限制可能性,都從基本功練起,傳墊、包球、發球、防守……每一個基本功都充滿艱辛又其樂無窮。到了能打對抗賽的時候,才開始在小組比賽中探索自己的定位,逐漸安排出主力陣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使命。老隊員經常來觀摩、指導,老帶新,一來一回、你攻我守,串聯起了排球無限的魅力。

去年院系杯那段時間,每天晚上南區排球場都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到了晚上十點畢燈的時候,還能看到不少同學在練球。排協隊員們也對全校同學的排球熱情感到十分驚喜,這種鼓舞人心的力量促使著他們繼續將排球運動的魅力傳遞給更多人。

於是排協隊員們開創了「零基礎培訓班」。由排協一隊老隊員們做教練,吸引了超過100人報名,平均每周都會有20-50人積极參加培訓。墊、傳、發、腳步,這些基本功一一傳授給沒有接觸過排球的新愛好者們。大家在周三晚上訓練,在微信群里則討論「怎麼去除練球留下的瘀血」,「小教練」們言傳身教,紛紛分享自己祛瘀血的秘方——拿熱雞蛋熱敷,既好笑又有效。慢慢的,學員們也從純粹的新手變成了有勇有謀的排球健將了,不僅有了基本功,也跳出了許多以前的誤區。很多人以為排球中進攻最重要,但實際上每一個位置都很重要,團結才是王道;以及有時候,力度並不是排球制勝的唯一要點,技術性也是重中之重。

在「零基礎培訓班」,不僅學員們感受到了排球的樂趣,身為教練的排協一隊隊員們也有了自我提升。有做教練的隊員笑稱,原來「會打球」和「會教」是兩碼事,有許多動作要重新看一遍教學視頻才明白要點、難點在哪裡,才能更好地教給學員們。大家紛紛表示:「雖然教學很辛苦,但是看著他們享受打排球的笑臉,我們也更加體會到排球的快樂了。」

對任何體育社團來說,最令人熱血沸騰的莫過於比賽的勝利了。2017年那場聯盟杯半決賽對排協老隊員們來說還歷歷在目。當時和去年一樣,也處於排協新老交替的低谷期,復旦排球隊在小組賽惜敗同濟之後在半決賽又迎來和同濟的對決。那一場比賽,在第五局關鍵賽點時所有人都突然亢奮起來,整個賽場瞬間燃起來,復旦排球隊像打瘋了一般,贏得了比賽,全場歡呼,也就此結束了排協的低谷期。當年那場扭轉局勢的一戰,似乎預示著,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排協曾處於什麼困境,排球的魅力不變,對排球的熱愛不滅,為排球的奮鬥不止。

圍棋協會——

黑白之間,共話棋局人生

第七屆上海大學生圍棋聯賽

每逢周二、四晚,復旦南娛29號樓304房間總會燈火通明,裡面一聲聲棋子落盤的脆響,熱鬧的人語,「那一顆子可以那樣下……」「這棋也太下飯了!」「你覺得這棋能殺嗎?」直到十點阿姨催著關門,那間專門留給復旦圍棋協會的房間才陸陸續續走出人來,腦袋裡卻還是剛剛那幾盤棋。

如果不是協會骨幹張力恆告訴我們,大家也許很難會想到圍繞著仙風道骨的棋盤對決的,有時竟是最接地氣的燒烤和汽水。去年由於疫情,南娛場地不開門,新生杯被棋社巧妙地安排在了復旦北區食堂和南區春暉餐廳,你來我往、試探交鋒的棋局之上,點綴著隊友、對手之間的觥籌交錯。一手拿著棋子,一手握著春暉食堂的燒烤,這幅頗具生趣的畫面反映出棋社獨特的親和力和生命力。

有燒烤和快樂肥宅水相伴的棋局

煙火氣之下,圍棋協會更葆有著傳統的圍棋禮儀和棋友之情,延續了圍棋界對對手的尊敬:下棋前需要向對手鞠躬敬禮,敬對手、敬圍棋,最後才是敬自己。在棋局上,對手既是競技之路上的挑戰,也是幫助棋手們認識自我的良師益友。

在疫情期間線上舉辦的「匯賢杯」全國高校圍棋團體賽,復旦圍棋協會派出了16名選手參賽。每輪派9名選手,每名選手各下一盤,需要所有人協同的努力才能取得勝利。雖然社團的成員們彼此不能見面,但每到比賽的時間,就會有同學把對弈平台的比賽鏈接發到群里,大家通過直播觀看比賽進程,在群里為比賽的隊員加油鼓勁。在一個多月的賽程中,每位成員都在學業之餘積極為團隊而戰,通過聊天群遙相鼓勵。甚至有熱心的成員關注了場上比賽的每一位隊員的每一盤對決,還把大家的棋譜記錄下來,做成了精美的圖片作為團隊共同的留念。

棋譜記錄圖

雖然很多時候下棋需要獨立的思考、判斷、決策,但當大家為團隊而戰,知道復旦人都在通過直播的形式關注、支持著復旦圍棋協會的時候,協會成員們就會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力量,哪怕碰到困難的局面,也會帶著大家的力量在賽場上戰鬥到底。

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這些圍棋口訣都被幻化成圍棋協會成員們生活學習的指南;而在棋賽之中,這些招式便成了為復旦爭取榮譽的殺手鐧。在過去一年中,復旦圍棋協會主動聯繫歐洲圍棋聯盟,在線上舉辦首屆「復旦-歐洲」圍棋擂台交流賽,並代表復旦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11名隊員,每局都在「弈客圍棋」這家知名平台直播,平台累計觀賽人次近60萬,收穫了來自社會、其他高校朋友們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了新浪體育、新華社等知名媒體的報導。10—12月,圍棋協會代表復旦大學參加上海市大學生圍棋聯賽,在20多所學校里拿到了唯一的「最佳主場」的榮譽。

「最佳主場」榮譽證書

但是對於復旦圍棋協會的成員來說,這些對外賽事不僅僅是獲得榮譽的戰場,更是一個以棋會友、通過圍棋「接觸更大的世界、認識更多有趣的個體」的平台。例如,在2020年8月協會主辦的復旦-歐洲擂台交流賽中,同歐洲選手們的相處和切磋讓成員們了解到了世界另一邊的棋手們的生活和圍棋對他們的意義,學習到了他們身上的品質。圍棋協會旨在通過這場賽事,將圍棋這項東方運動向世界普及推廣,讓更多跨文化圈的人能感受到這項運動的魅力和美好。

棋手們在賽場上「作戰」

國內比賽也是圍棋協會「以棋會友」頗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上海市大學生圍棋聯賽,一部分的賽事是通過高校間「主客場制」進行的,競技歸競技,但主隊到車站迎接客隊,賽後一起吃飯交流,甚至贈送紀念品都是參賽學校間自發的傳統,這使成員們既能享受和隊友們一起拼搏的經歷,也能感受與更多同好一起交流的純粹美好。

插滿參賽隊伍的蛋糕

對復旦圍棋協會的人們而言,圍棋讓他們相逢更大的世界,而這份縱橫黑白的摯愛,也將成為他們永恆的溫暖陪伴。

組 稿

融媒體中心

圖 片

無限排球協會

圍棋協會

文 字

李一諾

責 編

汪禎儀、李怡潔

編 輯

王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