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詩詞鑒賞: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本題選自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語文真題】

慧學的王《古詩鑒賞專題》

閱讀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完成後面小題(共6分)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分析】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緻,前三句全由名詞性片語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8.下列詩句中與這首元曲所表達的情感一致的一項是( A )(3分)

A.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B.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C.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D.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題先要理解《天凈沙·秋思》這首元曲表達的情感。《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環境圖,運用景物烘托的寫法而渲染了悲涼的氣氛,抒發了淪落異鄉的遊子的羈旅之苦和思鄉之情。

A.「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出自王灣《次北固山下》: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詩人離家日久,想到借歸雁來給他傳遞家書,表達他的思鄉之情。

B.「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出自譚嗣同《潼關》:黃河在廣闊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約束,潼關以西,山山相連,峰巒起伏,不知什麼叫平坦。寫河、山雄偉的氣勢,寄託了作者的遠大的抱負。用擬人的修辭,讓我們感受到詩人渴望衝決羅網,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C.「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出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月,希望能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運用擬人手法,將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友好使者,借明月抒發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D.「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出自曹操觀滄海》: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寫出了滄海驚心動魄的聲勢,表現了詩人對滄海的驚嘆和讚美之情。


9.王國維:「《天凈沙》小令,純是天籟,彷彿唐人絕句。」請你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的畫面。(3分)

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

【解析】本題考查描繪畫面。解答此題要理解詩句的意思,再加入合理想像,用生動的語言描繪。更通俗地來講,可以在原句翻譯的基礎上,加入生動語言加以描繪。「古道西風瘦馬」意思是古老的道路上,瑟瑟的秋風中,走來一匹瘦馬。

若有謬誤之處,還請條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