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後,公立與私立學校再次拉大,私立學校的學生有難了

文章|櫻花談教育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為了給學生減輕學業壓力,教育部正式作出了實行「雙減政策」的決定。

毫無疑問,這個政策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近乎在一夜之間,便從「盛夏」走到了「凜冬」。在這種背景之下,學校又重新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戰場」。

不過,即便是「主戰場」,也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其二者在這場堪稱驚天動地的「變革」之後,也同樣迎來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雙減」後,公立與私立學校再次拉大,私立學校的學生有難了

俗話常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逐利是人類的本能,教師自然也不例外。

正因為如此,社會上的大批優秀教育者才會優先選擇相對收入更高、晉陞速度更快的校外補習班。

可在此番教育部下發「雙減」政策之後,為數眾多的校外補習機構紛紛關門大吉,很多原本擁擠在校外補習機構的教師便迎來了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不想轉行,又想要生存,就只能『迴流』到正規的學校」。

總的來說,「迴流」有兩個方向,分別是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對於這部分逐利情節比較嚴重的老師而言,私立學校本來是比公立學校更好的選擇

只不過從前途方向考慮,即便是私立學校給的工資再高,也抵不過已經鐵了心準備「扶持」公立學校的國家。

為了限制私校,國家在前一段時間正式發布了通知,規定私校不能提前招生,掐尖招生,必須和公立學校保持一致;並且還直接要求了所有公立學校的資源撤出私校

毫無疑問,這對於私校來說打擊是巨大的,沒有國家政策的幫扶,甚至還遭到了打壓,甚至可以直接將其定性為「夕陽產業」也不為過。

與之相對的,卻是在雙減政策和國家各種扶持下快速發展的公立學校,二者相較之下,對於「迴流」的教師來說吸引力孰強孰弱毋庸置疑。

不難預見,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優質教師資源持續流失,加之沒有新生力量補充,私立學校走「下坡路」的趨勢勢必將愈發明顯,其與本來就佔據了市場局大部分份額的公立學校相較之下,差距顯然會再次拉大。

所謂「唇亡齒寒」,學校受損,學生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僅僅是優秀教師資源流逝,對於學生的影響就是「立竿見影」的,再者,學校本身的名氣也會因此嚴重下降,進而進一步導致社會認同度降低。

這整個過程都會如同齒輪一般,緊密咬合、接連發生,對於正在私立學校讀書的學生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場飛來橫禍,慘遭殃及。並且在此之後,隨著時間的進一步發酵,私立學校的學生處境必定會越來越艱難。

不過,對於私立學校的打壓,並不代表其會被消滅,眾多家長在這一點上可以放心,由於教育資源發展上不均衡,私立學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會持續存在的。

只是其處境會愈發艱難也是註定的,後進者如果有想法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還是要仔細考慮好其中的得失。

說在最後

實際上,此番雙減政策的餘波雖然說對私立學校的影響很大,但整個社會如果要徹底完成轉型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起碼在一個學年內不會有太大改變。

作為私立學校的學生與家長倒也不必對此太過憂心,督促孩子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即可。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