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後,廈門一中和雙十中學都會互相較勁以便招攬頂尖水平的初三畢業生,特別是雙十中學更加迫切需要尖子生來穩住地位,畢竟校園的地理位置在湖裡枋湖,導致思明區不少老城區那批不想離家太遠又喜歡通學的家長和孩子會放棄報考雙十中學,這點從雙十中學鎮海校區初中部不少報考廈門一中思明校區就能看出來,主要還是他們從小到大就生活在第一、第二片區,特別是廈門實驗小學、園南小學、思明第二實驗小學、思北小學、群惠小學、演武小學、民立小學、公園小學的畢業生,絕大部分都是想著就近讀廈門一中高中部,這點和湖裡區五緣灣那邊的五緣實驗學校、五緣第二實驗學校、湖裡實驗小學、湖裡第二實驗小學的畢業生等喜歡就近原則讀雙十中學高中部一樣的道理,當然首先中考成績要達到一中雙十的錄取分數線。
實際上2025年福建省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雙十中學進入省高分榜人數30人,位居全省第一,而廈門一中進入高分榜人數21人,因此就有不少人在說雙十中學教學質量更好,三年前中考前100名只錄取到25人,而廈門一中錄取到75人,結果高考成績卻比雙十差,真那樣想就片面了,首先雙十中學主要還是歷史類高分人數領先一中較多,物理類省前100名就多一中兩人,幾乎持平,但擴大到省前200名、省前300名,一中又是全省第一了。如果把時間拉長到近12年高分榜人數看,廈門一中總共246人進入高分榜,位居全省第一,雙十中學總共235人進入省高分榜,位居全省第二,雖然拿這項數據跟2025年高考數據對比有點牽強附會,但也是實打實的高分榜數據,彰顯廈門一中多年來的穩定性,不像雙十中學波動那麼大。
坊間還有一種說法是,廈門一中在中考錄取的廈門中考前100名人數雖然比雙十中學多,甚至有人統計出2022年廈門一中錄取了75個中考前100名,而雙十中學只錄取了25個中考前100名,然後得出結論,雙十中學高中教學質量優於廈門一中,這就有點片面了,實際上高考尖子生突破有點像打仗,雙十中學錄取的中考頂尖水平生源相對少,剛好可以安排最頂尖的名師去帶那個最頂級生源組成的班級,而廈門一中反而名師不夠分配給這些頂尖生源組成的班級,像雙十中學可以安排最頂尖的數學老師帶選科歷史方向的班級,泉州五中也是用這一套,而廈門一中是沒辦法做到的,因為選科物理方向的數學名師都不夠分配,雙十中學擁有多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數學老師,基本上都能安排帶高三特優班,特別是李海北、趙祥枝、張瑞炳、白福宗四大王牌數學老師在帶高三特優班,因此不管考生選擇物理類或歷史類都能碰到頂級數學名師,畢竟現在數學不分文理科,影響相當大。
而廈門一中的數學名師沒辦法集中在一起帶特優班,畢竟錄取的尖子生更多,每個拔尖班都要配備的話頂級名師根本不夠分配,以至於選科歷史方向的班級基本上沒辦法安排最頂尖的數學老師帶班,這也是廈門一中歷史類高考進入省高分榜人數比雙十中學差比較多的原因,因此有種說法是擅長文科想選科歷史方向的建議去雙十中學,選科物理方向的在一中雙十區別不大,高中想參與生物奧賽的優先選擇廈門一中、想參與信息學奧賽的優先選擇雙十中學,至於數學、物理、化學三科奧賽一中和雙十的教練培優水平都差不多。以下是廈門一中的數學名師,王淼生也是獲得蘇步青數學教育一等獎的特級教師,雖然人數也不少,但明顯沒辦法像雙十中學那樣集中在特優班教學,畢竟一中錄取的拔尖學生更多,只能分散到不同班級,雖然廈門一中2025年物理類高考省前100名人數沒有取得第一,但高考全省前200名高達29人,依然是廈門一中取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