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FMBA大師課暨2026級招生新政發布會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舉行。本次活動以「智瞰全球科技浪潮,洞見未來資產格局」為主題,由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金融MBA項目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錢軍,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博士分別進行了主題分享。
在全球經濟格局因技術革命悄然重構、資本流動與地緣博弈交錯的時代背景下,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秉承「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學術精神,於百廿校慶之際,舉辦了此次盛會,旨在探討全球變化趨勢,解碼財富與機遇的底層邏輯,同時詳細介紹復旦大學在職金融MBA項目2026級的招生政策。
本次大師課的重頭戲是由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錢軍帶來的主題分享——《2025中國金融:關稅戰vs新增量政策如何助力經濟全面復甦?萬億市值的背後:透視中美印三國科技巨頭的AI布局與時代挑戰》。錢院長分析了美方本輪關稅戰旨在重塑國際經貿格局並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中國採取「雙軌」應對策略:對外鞏固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地位、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對內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統一大市場發展。隨後錢院長對比了中美印科技巨頭「七鷹」(美國七大科技公司)、「八龍」(中國八大科技企業)及「八象」(印度八家領軍科技企業)的競爭格局,系統解析了AI技術驅動下的全球產業變革與投資邏輯。對比分析了三國產研生態的差異和不同時期的市場估值,推斷中國「八龍」存在巨大的價值增長空間和發展機會。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博士帶來的關於《關稅與政策預期下的資產配置展望》的演講,圍繞2025上半年中美關稅博弈歷程展開,分析了關稅緩和後貿易、產業的影響。在此背景下,中國正通過貨幣財政協同、資本市場改革、消費潛力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劉博士指出,多年來,中國經濟一直努力從「基建+地產」的驅動模式向「科技+消費」轉型。但目前居民消費意願仍偏低,有待政策持續提振。落腳到資產配置,劉郁博士認為投資者可以繼續保持黃金的配置比例,債券類資產勝率仍高,關注股市的結構性機會。
復旦大學在職金融MBA項目主任貢霖江老師詳細介紹了師資力量、學生畫像、海外雙學位項目。招生主管柏賀老師介紹了全新的招生流程、獎學金政策。貢霖江老師表示,作為復旦首個以金融研究和教育為特色的國際化商學院,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自成立以來一路突破創新,以學術研究和國際影響力助力復旦大學在歷史上第一次達到全球ESI評判前1%。復旦FMBA始終以培養「兼具金融理論與實踐綜合能力,擁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與責任感的商業領袖」為使命,已成為我國金融MBA教育的領先者。今年推出的全新「FMBA預備生計劃」,將包含:博學課程、篤志會談、賦能工作坊,助力有志於加入復旦FMBA的朋友們「零距離」感受課堂的風采,「零阻力」開啟項目申請。
原標題:《智瞰科技浪潮,復旦FMBA大師課暨2026級招生新政發布會舉辦》
欄目編輯:楊碩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談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