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2025年05月13日08:30:17 教育 5648

當校長的最怕啥?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心裡的負面情緒已經到達頂點還不自知!


這6個校長開始「擺爛」的徵兆,但凡佔一條,就得趕緊醒醒了——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啥都自己說了算

聽不進老師意見


有的校長把自己當「一言堂」老大:


• 改教學模式,不跟老師商量,直接宣布「以後全用小組合作,每節課必須討論10分鐘」,根本不管有的班級學生基礎差,討論變成閑聊;


• 安排工作全憑個人喜好:「王老師擅長寫材料?那課題申報、迎檢報告全交給他,年輕人多鍛煉!」 卻不管人家已經帶兩個畢業班,累得直犯暈。


結果是老師心裡不服氣,表面應付,私下吐槽:「校長拍腦袋決定,我們拍屁股走人」。


曾有校長強行推行「無紙化作業」,但學校網路差、老教師不會用平板,最後不了了之,浪費時間又傷士氣。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動不動就發脾氣

把學校搞成「高壓區」


這類校長就像「行走的火藥桶」:


• 學生運動會摔倒,不分青紅皂白把體育老師罵一頓:「你怎麼組織的?出了事你負責!」 卻不知道老師提前檢查過場地,是學生自己沒注意台階;


• 開會時逮著一點小事就開批鬥會:「某班衛生扣分了,班主任幹什麼吃的?不想干就滾!」 把老師說得抬不起頭。


結果是老師每天提心弔膽,備課先想「校長會不會挑刺」,學生看見校長繞道走。


某小學就因為校長脾氣差,一年內有5位老師申請調崗,家長也說「老師都沒笑臉,學校氛圍太壓抑」。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死守老一套,

拒絕任何新東西


有的校長把「傳統」當借口,拒絕改變:


• 老師提議「用短視頻講歷史」,他皺眉:「我們當年靠背書照樣考高分,搞這些花架子沒用!」


• 上級推薦「課後服務可以開編程課」,他搖頭:「學生連數學都學不好,學編程浪費時間!」


我熟悉的某中學,一直用「填鴨式教學」,老師想嘗試項目化學習,校長不許:「考分最重要,別折騰!」 結果學生中考成績還行,但到了高中,動手能力、思維活躍度明顯不如其他學校,家長怨聲載道。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有點成績就知足

再也不學習進步


這類校長常掛嘴邊的話是:


• 「我們學校在片區排名前三,夠用了!」


• 「我當校長10年了,什麼沒見過?聽我的沒錯!」


這樣的校長從不參加培訓,不看教育類書籍,連家長微信群都讓副校長代管。


我認識的某校長聽說隔壁學校搞「閱讀存摺」活動,學生閱讀量翻倍,他卻不屑一顧:「我們每天布置3篇閱讀理解,效果一樣好。」 結果自己學校學生作文平均分越來越低,才發現人家通過「存摺積分兌換獎勵」,激發了自主閱讀興趣。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沉迷形式主義

把教育當「面子工程」


這類校長的日常是:重表面、輕實效,把精力全花在「拍照打卡」上。


我就碰到過這樣的校長:


•要求老師每周交3篇教學反思,每篇不少於2000字,還要配手寫書法標題,結果老師熬夜抄模板,沒時間研究學情;


•搞「校園文化評比」,讓學生用彩紙折千紙鶴裝飾教室,一節課下來沒學到知識,卻累得手指發麻;


•迎接檢查時,臨時讓學生排練「虛假社團」,檢查團一走,社團活動立刻停擺。


我有次去某小學,發現學校為了「創建文明校園」,讓老師每天花1小時打掃走廊瓷磚縫,結果學生作業批改不認真,家長發現錯題連改3遍還是錯,憤怒投訴:「學校凈搞虛的,能不能多花點心思在教學上?」


難怪經常有老師吐槽:「教案寫得比論文漂亮,不如多聽兩節課;台賬做得比字典厚,不如解決一次食堂衛生問題。」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只把老師當「工具人」

不管死活


這類校長的管理邏輯是:任務必須完成,過程我不管;老師有困難?別耽誤工作!


• 我在學校調研究時就發現過這樣的校長:


老師父親住院申請調課,他皺眉:「你走了誰上課?找其他老師頂一下,反正就一周。」 卻不管那位老師已經連續熬夜照顧病人;


年輕老師懷孕6個月,還被要求「初三畢業班缺人,你辛苦一下兼班主任」,理由是「年輕人要多擔當」;


評職稱時,承諾給骨幹教師「優先考慮」,結果名額全給了「關係戶」,理由是「他們資歷更老」。


某中學3年內有8位骨幹教師離職,臨走前留下一句話:「在這兒干,累的是身子,涼的是心。」 剩下的老師也「躺平」,反正干多干少一個樣,何必拚命?


因此說,校長把老師當「機器」,老師就會把工作當「差事」——你不關心他們的死活,他們就不會關心學生的未來。


當校長的,記住這6句話:


  1. 決策前多問老師「行不行」,少問自己「想不想」;


2. 發脾氣前先忍3分鐘,想想「如果我是老師會怎麼想」;


3. 每年至少學1個新技能,別讓自己變成「老古董」;


4. 成績再好也要找「不足」,比如「我們的學生創造力夠嗎」;


5. 少搞「花架子」,多問「這對學生有啥用」;


6. 老師家裡有困難時,幫一把比下命令更管用。


最後說句扎心的:


教育這事兒,最怕「差不多就行」,因為「差不多」最後都會變成「差很多」。


校長是學校的「主心骨」,你的每個決定都關係著成百上千個孩子的成長。


有負面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在走下坡路,卻以為自己在「穩步前進」。


教育是良心活兒,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才能讓學校越來越好。


你遇到過這樣的校長嗎?

或者有沒有遇到過一直進步

讓人佩服的校長?

歡迎留言聊聊

讓更多教育者看到該避開的坑~




—  end  —


來源 | 郭務強教壇漫拾

作者 | 郭務強

統籌 | 周彩麗 

校對 | 齊麗濤

《教育家》雜誌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體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山西運成印刷機械配件有限公司開展《弟子規》專題培訓活動 - 天天要聞

山西運成印刷機械配件有限公司開展《弟子規》專題培訓活動

5月7日,山西運成印刷機械配件有限公司邀請國學講師李東,以河東地區深厚的傳統文化為根基,開展了一場《弟子規》專題培訓活動,通過將經典國學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員工職業素養及家庭倫理教育相結合,助力團隊凝聚力與人文素養雙提升。圖為該公司員工與李東就培訓內容互動交流。 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來源:運城日報】 ...
上戲招生辦回應黃曉明金世佳進複試:他們還需加試3科筆試,規則顯示單科低於60分不錄取 - 天天要聞

上戲招生辦回應黃曉明金世佳進複試:他們還需加試3科筆試,規則顯示單科低於60分不錄取

近日,演員@黃曉明 、@金世佳 向上海戲劇學院申請讀博的消息在網路發酵。5月12日,上戲發布的名單顯示,兩人報的是「申請-考核制博士」,均通過了初試進入複試。 上戲招生辦老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複試階段設有筆試環節,首先據招生簡章,所有進入複試考生要參加「專業知識考核」筆試。記者注意到,黃曉明、金世佳是以同等...
教育部:禁止學生直接複製AI生成內容作為作業答案 - 天天要聞

教育部:禁止學生直接複製AI生成內容作為作業答案

5月12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人工智慧通識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慧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簡稱《使用指南》),以科學規範推進人工智慧全學段教育。其中《使用指南》提出,禁止學生直接複製人工智慧生成內容作為作業或考試答案,限制在創造性任務中濫用人工智慧。《使用指南》緊密圍繞生成式...
別人家的課間!「校園好聲音」組團唱紅歌 - 天天要聞

別人家的課間!「校園好聲音」組團唱紅歌

「紅歌小舞台,有夢你就來!」在玉溪聶耳小學,課間15分鐘的音樂展演正成為美育新課堂。孩子們通過傳唱紅色經典,在歌聲中感悟家國情懷,讓思政教育「聲」入人心。 5月9日清晨,隨著第一個課間鈴聲響起,玉溪聶耳小學的「紅歌小舞台」課間活動如期開演,兩位小歌手手持話筒,以《中華少年》《在歌聲中成長》兩首歌曲點燃了圍...
各地專家在滬研討「雙一流」高校如何破解改革難題 - 天天要聞

各地專家在滬研討「雙一流」高校如何破解改革難題

由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教育部教育大數據與教育決策實驗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教育決策諮詢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共同承辦的「強國之路與『雙一流』建設模式創新研討會」日前舉行。本次研討會圍繞「雙一流」建設模式創新、學科交叉融合、人才培養體系重構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研討會...
鬧心!筆試第二第三因為分差太大放棄面試,而面試第一名被刷 - 天天要聞

鬧心!筆試第二第三因為分差太大放棄面試,而面試第一名被刷

在競爭激烈的求職戰場上,某職位的筆試成績公布後,第二和第三名的考生望著與第一名之間那猶如鴻溝般的分差,心中的希望之火瞬間熄滅,毫不猶豫地直接放棄了後續的面試。在那肅穆的候考室里,電子屏醒目地顯示著第一名考生的最終成績,那一刻,整個考場彷彿被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 天天要聞

校長開始擺爛的6個苗頭!有一個就危險了

當校長的最怕啥?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心裡的負面情緒已經到達頂點還不自知!這6個校長開始「擺爛」的徵兆,但凡佔一條,就得趕緊醒醒了——啥都自己說了算聽不進老師意見有的校長把自己當「一言堂」老大:• 改教學模式,不跟老師商量,直接宣布「以後全用小組合作,每節課必須討論10分鐘」,根本不管有的班級學生基礎差,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