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石。近年來,健龍小學深入貫徹落實平安校園建設要求,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方針,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方法,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
一、健全組織體系,壓實安全責任
學校將平安校園建設納入整體規劃,成立領導小組,設立專門辦公室,定期研判安全問題。2024年秋期,學校通過安全例會發現校園周邊交通隱患,及時與交警部門協調,增設減速帶和警示牌,保障了學生安全。逐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各部門職責,形成"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機制。
二、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應急能力
學校配齊保衛人員,與轄區派出所成立護學崗、高峰勤務崗,確保上放學時段安全。2024年春期,護學崗成功處置一起校外人員試圖闖入校園事件。組建兼職應急保障隊伍,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今年3月,學校組織的全員消防逃生演練,師生在3分鐘內完成疏散,展現高效應急能力。同時,不定時組織全體教職工進行安全知識學習,確保教職工熟知安全管理規範和流程。
三、完善制度建設,規範安全管理
學校制定20餘項安全制度,涵蓋安全組織管理、安全檢查、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如實驗室制定嚴格的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配備兼職安全員,定期檢查存儲和使用情況。針對食堂、圖書館等重點場所,制定專門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時,制定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傳染病防控等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應急演練。
四、深化隱患排查,築牢安全防線
學校建立校園風險排查機制,定期排查、辨識和確認安全風險源,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明確責任部門、整改時限和措施,確保隱患治理到位。2024年秋期,學校發現幼兒園圍牆屋檐瓦片鬆動,立即組織維修,消除隱患。建立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及時化解校內矛盾。定期開展防火檢查,確保消防設施齊全有效,應急疏散通道暢通。
五、家校社協同,營造安全文化
學校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課堂、家校企業微信群等方式,與家長建立長效聯繫,定期開展安全主題宣傳和培訓活動,提升家長安全意識。利用櫥窗、LED大屏、校園廣播等宣傳陣地,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每年開展"安全宣傳月"活動,提升師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與派出所、城管等部門建立聯防聯控網路,確保校園周邊環境安全。例如,今年初,學校與城管部門聯合整治校門口流動攤販問題,有效改善校園周邊環境。
平安校園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健龍小學通過實踐探索,為師生築起堅實的安全防線。未來,學校將繼續紮實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供 稿:璧山區健龍小學校
編 輯:吳小緣
責 編:袁應鴻
編 審:李 毅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圖片均來自網路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