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捐供女兒留學的奇葩母親

2025年03月18日05:02:04 教育 1607


求捐供女兒留學的奇葩母親 - 天天要聞

媒體上有一位母親發布了一篇求捐的帖子,內容如下:「我是一位身處困境的母親,我女兒目前在美國讀書。我已經付出了近200萬的費用支持她的教育,但現在我幾乎沒有任何積蓄了。我女兒即將進入大學階段,然而我們家的經濟狀況已經非常困難,甚至已經賣掉了家裡所有可以賣的東西。

我只能在這裡請求您們的幫助,希望您們能慷慨解囊,為我女兒提供一些資助,讓她能夠繼續在美國完成她的學業。我需要大約四五十萬的資金,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筆巨款,但對於我女兒的未來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

我女兒在學業上非常優秀,她在國外的學習表現也得到了認可,甚至有幸訪問了一些美國知名大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經濟壓力變得越來越沉重,我已經無法再支撐她的學費了。如果我們無法繼續支付學費,她將不得不中斷學業,這將是我心中的痛苦。

出國留學的費用是相當昂貴的,我們之前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現在卻面臨著無法繼續支付的困境。如果您願意伸出援手,您的善舉將不僅僅是對我女兒的一次幫助,更是對我們家庭的拯救。

在這裡,我再次誠摯地請求您的幫助,無論金額大小,您的捐助都將對我們產生巨大的影響。我深信,只要有您們的支持,我女兒一定能夠順利完成她的學業,並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再次感謝您的慷慨與支持!」


求捐供女兒留學的奇葩母親 - 天天要聞

2017年,另一位母親鄭某在網上發出募捐帖子,向網友要求為她的女兒在美國完成留學夢想,籌集200萬元。鄭某在網路上發布哭泣的視頻,講述自己為了女兒讀書,砸鍋賣鐵將房產和車子全部賣掉,花掉了所有積蓄110萬元,如今女兒考上美國加州大學,卻沒有資金供讀,自己也不想讓女兒放棄名校,希望網友們慷慨解囊。

應該說,這是兩位非常奇葩的母親,自己明明沒有經濟實力,卻為了女兒出人頭地,讓女兒在美國從小留學,花盡了家的錢財之後,又把繼續在美國讀大學的希望,寄托在網路募捐上。兩位已經高中畢業上大學或即將上大學的女兒,竟然在母親無力供讀國外的留學生活的情況下,依然要在那片「無錢寸步難行」的土地上,要用乞討方式完成「偉大的留學夢想」。

看過這兩件事情的網路報道和評論之後,筆者覺得有必要評論一二。

有個網友的評論很精彩:「有多大腳,穿多大鞋!」

這句話說得非常實在,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以往這句話大都用在夫妻感情適應上,但如今用在求捐供女兒上大學的兩位母親身上,也非常恰當。


求捐供女兒留學的奇葩母親 - 天天要聞

在中國,小學到初中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對適齡兒童提供的是免費教育,不管小孩子的家庭是貧窮還是富裕,都可以正常接受義務教育到初中畢業。只是有很多家長在孩子讀小學和初中階段,給孩子報名參加一些課外的教育,這些課外教育有的是發展各種能力的純校外教育,有的則是補課式或拔高式的中小學學科教育。這些課外教育是由家長付費的有償教育。據了解,這些課外教育的價格都不菲,一年下來,從幾千元到幾萬元的都有。

比如,大連的「百家教育」校外教育機構,一個學生一年收費需要幾萬元,由於大連市有關教育行政機關不監管,最終在2023年底,百家教育的實際控制人張曉旭卷錢跑路致使幾千名受害學生和家長損失了數千萬元。事件發生後,當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沙河口區政府極力掩飾這一事件的危害性,始終不予處理。法院在審理了受害群眾起訴的行政訴訟案件之後,最終裁判駁回起訴,家長們又上訴到中級法院,儘管希望不大,但家長們不肯放棄。

由此可見,在國內存在的大量校外或課外教育,雖然這都是有償教育,但學生家長們寧肯省吃儉用也要供孩子學習,即使壓力很大,也都承受得起。許多校外培訓機構收費很高,這些機構確定收費標準時,畢竟要考慮當地的國情和生活標準。家長們在為孩子投資的時候,大都能量力而行。

本文中的兩位求捐的母親則不然,她們自己的文化層次沒有那麼高,作為正常的中國人,她們應該知道美國的生活費標準及孩子讀書的成本高得驚人。她們二人從決定送孩子出國那天,就明知道自己的全部家產能夠承受到孩子讀書到什麼階段,也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到了讀大學的時候,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持,無法完成在美國的學業。儘管如此,這兩位母親毅然決然地把女兒送出國,讀完中小學和高中之後,再也無力承擔。

當兩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無力在美國繼續讀大學的時候,她們竟然想到了網路募捐這條路子,儘管她們的求捐帖子寫得聲情並茂,非常感人,儘管她哭訴的表情也很真摯,但看過求捐帖子的人們,看到她們求捐的視頻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真動情的。人們知道,這種求捐是不值得同情的。

這兩位母親利用網路求捐,期望有人幫忙,並期望會有大富翁突然伸出援手幫助自己。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經常上網瀏覽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智商,人們的情感也都是在理智控制之下,所以,這兩位母親求捐的行為能否實現求捐目標,筆者無法判斷,因為多數人是持批判態度的。

春秋·左丘明的《左傳·昭公十五年》有一句話:「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這句出自於荀吳領兵攻打鼓國城池,使鼓國心悅誠服投降的故事。在生活中,量力而行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能力和極限的正確評估後制定的努力奮鬥的目標。如果只知道用高目標來激勵自己,卻不考慮自己能否實現,這就是自不量力,最終的結果必然失敗。

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以用某個目標激勵自己,但必須要考慮目標的現實性,而不能脫離自己的實際好高騖遠。制定奮鬥的目標,要從最基礎、最細微處做起,量力而行,才能逐漸實現自己的理想。俗話講「盡人事,聽天命」,能夠做到的事,應當儘力做,盡全力做,並以高目標為努力的方向。如果做不到,也要做好最壞結果的準備,凡事要做到量需而行、量力而行,此生才能無遺憾。

不知這兩位網路求捐母親的最後結果如何,奉勸天下人:腳踏實地,量力而行,才有可能實現人生的理想。如果好高騖遠,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了乞求之上,最終只能黃粱一夢。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3名學生侵入學校系統獲取保密試卷,被開除學籍!高校回應:屬實 - 天天要聞

3名學生侵入學校系統獲取保密試卷,被開除學籍!高校回應:屬實

近日,有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布消息稱西交利物浦大學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給予三名學生開除學籍處分的公告」但公告隨後被刪除網傳相關公告。圖源:揚子晚報 公告顯示,三名學生因非法侵入學校信息系統獲取保密試卷、向他人出售試卷謀取不當利益等原因,學校擬給予其開除學籍處分。同時,有學生表示收到了疑似關於此公...
【溫馨提示】湟中區2025年7月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溫馨提示 - 天天要聞

【溫馨提示】湟中區2025年7月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溫馨提示

湟中區2025年7月高中學業水平 合格性考試溫馨提示 湟中區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將於7月5—6日進行。為了方便考生參加考試,現將考試期間及注意事項溫馨提示如下: 提示一:牢記考試時間並嚴格遵守安檢規範 考生須憑《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准考證》《身份證》按規定時間、流程有序進入考點考場。入場只可攜帶2B鉛筆...
事關學考,溫馨提醒 - 天天要聞

事關學考,溫馨提醒

本周末,浙江省2025年7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即將舉行。 請考生們提前備好證件和文具用品,做好赴考準備。 提早出行 牢記考試時間 本次考試於7月5日-6日舉行,浙江共64萬餘考生報名,全省設345個考點,7萬餘個考場。 學考定時定科統一安排,本次開考7個科目,高一學生考歷史、地理、化學、生物學,高二學生考語文、數學、...
海中、僑中等10所海口重點高中指標到校分配表出爐 - 天天要聞

海中、僑中等10所海口重點高中指標到校分配表出爐

日前海口市教育局公布《2025年海口市重點高中指標到校生分配表》10所重點高中面向全市87所初中學校共投放3617個指標到校名額 海南華僑中學共投放585個指標到校名額; 海口市第一中學共投放585個指標到校名額; 海口實驗中學共投放450個指標到校名額; 海口市瓊山中學共投放472個指標到校名額; 海口市第四中學共投放377個指...
本科!內蒙古三所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職業技術大學 - 天天要聞

本科!內蒙古三所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職業技術大學

7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設置三所職業技術大學的通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設置興安職業技術大學的通知內政字〔2025〕103號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2025年6月,教育部印發
南海新區高校賽事頻傳捷報 - 天天要聞

南海新區高校賽事頻傳捷報

連日來,南海新區高校在多項賽事中屢獲佳績。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在第十二屆「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山東省選拔賽上,首次參賽便攬獲省級一二三等獎,成功晉級國賽,實現該賽事從無到有的突破。
濮陽醫專:這場夏季校園雙選會「有料」 - 天天要聞

濮陽醫專:這場夏季校園雙選會「有料」

大象新聞記者 張松濤7月1日,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舉辦2025屆畢業生夏季校園雙選會。雙選會由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濮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濮陽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承辦,濮陽市殘疾人聯合會、濮陽市人才發展集團協辦。
高考填志願,找機構、問AI,靠譜嗎? - 天天要聞

高考填志願,找機構、問AI,靠譜嗎?

潮新聞客戶端 實習生 曾思丹 杜晨宇 記者 周林怡進入7月,全國多地首輪高考志願填報陸續接近尾聲。2025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1335萬,考生規模仍處近十年高位,疊加嚴峻的就業形勢,讓志願填報市場愈發火熱。
AI時代要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唐江澎新書作答 - 天天要聞

AI時代要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唐江澎新書作答

7月3日,第十五屆江蘇書展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展。當天下午,「AI時代,基礎教育變革的路徑」研討會舉辦。眾多教育界知名專家與學者齊聚,共同探討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基礎教育如何適應新時代需求,培養具有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未來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