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ct、腫瘤標誌物等檢查檢驗項目價格規範治理後,又一重要價格治理成果,為300多萬需要化療及長期輸液的患者帶來好消息——中心靜脈給葯將迎來降價!
國家醫保局2月21日發函,向各地通報中心靜脈給葯價格綜合治理成果,涉及輸液港(port)、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picc)和中心靜脈置管(cvc),相關費用將於近日調整到位。
中心靜脈給葯迎來降價
惠及全國300多萬患者
中心靜脈給葯是一種通過靠近心臟的大靜脈,如頸部、鎖骨下方的靜脈直接輸入藥物的方法,既是腫瘤患者化療所必需,長期依靠營養支持的老年、體弱患者也用得上。
總台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去年12月以來,國家醫保局集中開展中心靜脈給葯價格綜合治理,通過治理耗材價格,規範服務價格,提高中心靜脈給葯裝置和服務的可及性。
據統計,每年全國約有300多萬患者使用中心靜脈給葯裝置。長期以來,中心靜脈給葯的耗材價格明顯偏高,患者負擔重;與此同時,各地輸液港植入醫療服務費用也有高有低,差異較大。對此,國家醫保局集中開展中心靜脈給葯價格綜合治理。
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醫藥價格處負責人蔣炳鎮表示,將重點關注流通領域中的價格虛高現象,指導各省醫保局對多家企業進行約談,督促壓縮流通環節的加價,適當調整終端價格,讓利於患者。同時,該措施不涉及品牌替換,對生產廠家來說影響有限,維持了臨床使用產品的多樣性,也有利於市場公平競爭。
通過治理以後,患者的費用負擔將大大降低——
中心靜脈置管的總體費用從850元左右下降到450元左右;
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的總體費用從3000元左右下降到1300元左右;
輸液港的總體費用從6000元以上下降到1300元以上。
21省調整服務價格
體現技術勞務價值
據介紹,這次價格綜合治理將耗材降價的部分空間用來優化醫療服務價格,有利於患者獲得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中心靜脈給葯治療效果好,需要依靠醫務人員的高水平服務。這一技術勞務類醫療服務項目,此前各地價格差異大,少數省份價格畸高,大部分省份價格偏低,醫務人員對此反映集中。此次綜合治理藉助「降耗材」的窗口期,統一規範相關價格項目名稱和價格水平。
蔣炳鎮表示,此次調整統一規範了相關的價格項目,同時統一規範全國的價格水平,指導少數高價省份適當下調醫療服務價格,同時讓其他省份適當上調價格,實現地區之間醫療服務價格相對均衡,更好地體現技術勞務價值。
據了解,涉及調價的21個省份均已發文調整相關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並於2025年1月1日起陸續執行新的價格政策。例如——
北京將輸液港植入項目價格從250元調整至500元;
廣東、天津、山東等少數省份輸液港植入項目從1000多元調整至700元左右。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護士長孫文彥表示,價格結構的改變大幅度地降低了耗材的費用,提高了人工操作治療的費用,也體現了對護理人員以及醫務人員價值的重視和肯定。
來源:燕趙晚報
監製:高貴敏 審核:肖維 李星 齊磊
編輯: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