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2024年04月11日15:35:04 教育 1987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十二年前,一群年輕人在玉林南路打造了一處英語角——Friends-House。他們像《老友記》中的主人公那樣,在這裡學習、交流、聚會。


如今,當初的年輕人結婚生子。老友的聚會變成家庭聚會,英語角里「長」出了親子英語社群,「老友記」慢慢衍生出「小友記」。


Josh是創始人之一,她稱自己是「夾縫中的家長」:英語還不錯,但沒條件把孩子「卷」去國際學校,又做不到徹底「躺平」。只能集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家庭,花時間和精力給孩子創造語言與社交環境,讓他們儘可能去擁抱一門語言。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一扇大大的落地玻璃門,門前的院子里有兒童滑梯,露營桌椅,迷你籃球架,和一棵開滿了櫻花的樹。


這個坐落於玉林南路的小屋,是運營了十二年之久的英語角——Friends-House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創始人Josh、John,以及兒子囧寶


走進小屋,面向小區開放式的客廳牆上掛著好幾把吉他,兩側的大小書架滿滿地放著英文書籍和兒童英語繪本。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頗有些美劇《老友記》中客廳的味道。


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老友記》是繞不開的一部美劇。六位主人公真摯深刻的友情,以及面對大小麻煩時的豁達心態讓人嚮往。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電視劇《老友記》


2012年,Josh和幾位同樣熱愛《老友記》的朋友,因為嚮往劇中以友情為基礎構建的生活圈,便把玉林這處老房子改造成了屬於自己的Friends-House


大家有事沒事就聚在客廳里一起追劇、聽音樂、玩桌游、講英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早期英語角活動


開放式的客廳,代表著開放式的社交。


這裡是朋友聚會的客廳,也是上課的空間,偶爾還會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沙發客。旅遊達人、大學生、外國人、上班族都愛來這兒玩。像不像近兩年很火的社區複合空間?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英語角運營的十二年里,超過5000名中外籍的朋友們參加了交流學習。


在長期與人面對面交流的環境中,Josh的口語流利度提升得很快。「面對面聊天時可沒有時間去查字典!別人說了一句話,你是否能流利地回答,完全是靠日常的交流練習。」Josh說到。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2018年,兒子囧寶出生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Josh和John都覺得囧寶需要一個能盡量輸出英文的語言環境,以及能和同齡愛好者一起玩的社交環境。


就這樣,親子英語社群開始運營。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社群主要成員是從最初的英語角一起走來的家長們,他們就像十幾年前那樣聚在一起看電影,玩桌游,只不過現在帶上了伴侶與孩子,變成了家庭聚會。


Josh笑稱,有點像英語帶娃搭子:「我們是一批『夾縫中的家長』,既上不起昂貴的國際學校,但又覺得英語很重要,在語言這件事上做不到『躺平』,便用這種形式做些家庭英語啟蒙共創。」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社群日常活動


還沒生孩子的時候,Josh喜歡搞點音樂。從文藝女青年變成寶媽後,她自覺有些力不從心,並感嘆,很多朋友在有了孩子後,因為時間或育兒理念上的衝突,交往已經慢慢變少了。


親子英語社群很好地撐起了家庭社交的職能,把養育孩子變成一群人的事情理念相似的家長們聚在一起,共同策劃設計活動內容,也給孩子們一個認識朋友的機會。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對於幼兒園以前的小朋友來說,幾乎都和家人待在一起,家庭聚會是他們主要的社交場合。既在成年人的保護範圍中,但又有家人之外的同齡人可以進行交流,「老友記」就這樣變成「小友記」。


Josh目前接觸的小孩中,能純英文交流的並不多。但在英語氛圍的家庭聚會中,他們都能自然地習得英語、放鬆地講英語,哪怕是最簡單的辭彙。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英語桌游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大家都講一點英語,小朋友在這個環境中就不會覺得說英語是件尷尬的事情。他看見別的小朋友在講英語,自己也會有想學想講的動力」,Josh說道:「只有『說出來』,語言的學習才能形成閉環。」


以客廳為圓心,Josh為孩子創造更廣的英語環境,使語言在社群中恢複本應有的活力,讓小朋友避免只關注書面「翻譯」,而忽視了日常生活中的輸出。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除了家庭聚會,社群還策划了英語足球,英語攀岩、英語舞獅、英語徒步等戶外親子活動。


這些活動的共同點是有足夠的運動量,以及社交屬性強。例如英語足球中,裁判所有指令都用英語表達,小隊員之間的團隊配合,甚至一場球下來的比賽復盤也通過英語交流。


團隊運動和「個人戰」不同,它需要球員與球員,球員與教練,球員與裁判都有充足的交流配合。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攀岩、舞獅、飛盤、拔河等親子英語戶外運動


小朋友們倒沒有什麼「社群」的概念,他們只是喜歡抱著參加派對的心情去看書,做遊戲,玩桌游,做運動。


但沒有草稿,沒有劇本的英語交流,已經在真實的社交中悄然發生。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或許有家長會疑惑,自己明明帶著孩子讀英語繪本,參加各種英語活動,但孩子始終講不好英語。


囧寶今年滿6歲,已經能自然地講些常用英語。在Josh看來,和依賴天賦的藝術特長不一樣,想要孩子學好英語,除了提供語言與社交環境,對家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付出時間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一是互動交流的時間。點讀機也好,單詞卡也罷,家長每天花10分鐘時間準備,再花15分鐘和孩子集中互動交流。從英語水平上來看,對大多數家長而言這並不難。難的是堅持。


孩子習得什麼技能,某種程度上是家長的選擇問題:花時間帶學游泳,他就能學會游泳;花時間去學下棋,孩子在圍棋上會有所收穫;把時間放在英語學習上,也一定能看見成果。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則是等待的時間。小朋友剛接觸一門語言,在每天持續進行輸入的情況下也需要經歷兩年左右的靜默期,才能開口說。「孩子輸入一門語言的過程中,大腦需要兩年的時間去消化信息,邊學邊說的可能性沒有那麼大。」Josh解釋道。


許多時候並不是小孩子英語學不好,而是尚未經過語言的靜默期。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混合英語角


心急的家長們眼見著孩子每天讀繪本、看動畫、參加活動依舊不能好好講英文,就給孩子貼上英語不好的標籤,或者讓他們去學學其他的東西。這樣反而耽誤了孩子的英語學習。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如今的Friends-House中齊齊整整地擺放著各式英語繪本以及桌游,這些都是Josh自己搜集的國外最新、最流行的主題


Josh也時常在客廳或是院子里,給孩子講繪本故事。聽懂了也好,磨耳朵也罷,她就希望更多的家長願意讓小朋友花時間加入進來。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而對於沒有專業背景,卻又苦惱著不知用什麼資料給孩子進行啟蒙的家長,Josh開玩笑道:「有一個全世界小朋友都會接觸的,且免費的英語資料——迪士尼動畫片。


不像電影或電視劇中會涉及到不同地域的口音,迪士尼所有青少年動畫片的配音,都是百分之百標準的英語。


家長要盡量選擇沒有原文字幕,也沒有翻譯字幕的原版影片。小朋友的注意力有限,且認識的字並不多,容易出現一直盯著字幕看的情況,會影響他們對劇情或是英語的吸收。


卷不動也躺不平,「夾縫中的家長」選擇辦一個親子英語社群來養娃 - 天天要聞


「動畫片的主線故事不算複雜,小朋友很靈的,家長要相信他們可以自己去分辨其中的情節和人物,哪怕花時間多看幾次也沒關係」,Josh解釋到:「沒有字幕的輔助,他會有更多自己思考的過程,對情節或人物能產生不一樣的理解。」


—————————


如今,Josh拿出了更多時間在親子社群的運營上,John則一如既往地專註在大小朋友的英語啟蒙上。


他們稱自己為語言學習的「既得受益者」,因為語言得以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希望兒子能收穫同樣的體驗:「即便以後不能出國讀書,但通過語言學習能有更大的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與思維,至少他旅遊、看美劇能更自如吧。」


文丨嘻 排版丨阿喬

[END]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