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市教委發布《上海市義務教育質量綠色指標評價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版)》(簡稱「綠色指標」3.0版)。「綠色指標」3.0版是衡量上海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髮展、成長環境、均衡程度和增值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在充分吸收1.0版和2.0版經驗成效的基礎上,對標對照「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等要求,以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營造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為目標,在聚焦關鍵要素評價、優化評價方式、強化評價結果運用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升級,促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評價導向更加聚焦,突出學生全面發展】
自2011年首次實施「綠色指標」評價以來,上海用「綠色」尺子為義務教育學業質量「體檢」,在引領建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診斷學校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引導區校開展基於證據的教學改進、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綠色指標」3.0版更加聚焦評價導向,以科學評價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為強化五育並舉的育人導向,「綠色指標」3.0版設計了「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健康」「審美素養」「勞動素養」等考查要點。新增道德與法治測評,新增「勞動素養」測評,在測評過程中貫徹五育並舉,促進五育融合。
為更加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綠色指標」3.0版優化了「身心健康」指標中對心理狀況的考查;新增「人際關係」測評指標;進一步完善與「社會與情感能力」有關的測評指標,改進相關指標中對 「交往能力」「協作能力」「情緒調節能力」等相關監測點的測評。
為更加聚焦對核心素養的測評,「綠色指標」3.0版在學生「學業水平」測評上,主要依據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更加關注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方法和觀念等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素養水平,確保學科命題更具開放性、綜合性與引領性。
為強化科技和創新素養測評,「綠色指標」3.0版對原有的「科學」學業水平測試進行迭代升級,增加「工程與技術素養」內容,強化對學生科技素養的測評。同時增加「創新素養」測評。
【評價結果有效運用,突出學校診斷改進】
按照「市指導區、區指導校」的原則,上海將加強評價結果的應用分析和教學改進。
「綠色指標」3.0版建立了數據共享機制,提高評價結果使用效率。研發「綠色指標」評價資料庫與智能分析平台,區、校可以獲得相應層級許可權的評價結果數據,賦能學校進行自主分析,引導學校不只關心評價的結果,更要關注不同指標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影響,從多維的視角和層面開展教育教學改進工作。
「綠色指標」3.0版抓住學校責任主體,健全學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學校是「綠色指標」評價結果運用的重要責任主體,市教委要求各學校落實好主體責任,成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教育質量保障工作小組,完善以校為本的教育質量保障機制。以校為本的教育質量保障機制建立情況將作為學校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
「綠色指標」3.0版強化結果綜合運用,助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市教委要求各區高度重視「綠色指標」評價工作,指導好區內學校開展評價結果的分析解讀,並將「綠色指標」評價結果作為抓好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的重要參考因素。市級層面將對各區基於綠色指標評價結果推進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改革引領項目,給予一定的專項支持。市、區還將組織教研力量,成立研修共同體,加強對表現相對較弱區、校的指導,不斷抬高質量底部,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
【凝聚合力撬動槓桿,促進高質量發展】
「綠色指標」3.0版旨在指導市、區、校和相關專業機構形成合力,通過打造專業的測評隊伍,持續推動本市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加強市、區、校和相關專業機構的協同配合,市教委將負責統籌規劃、政策指導和過程監督,委託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等專業機構具體實施「綠色評價」3.0版評價工作。各區教育局負責協調區督導、招考、教育學院等部門和單位具體推進所在區的評價工作。各學校落實主體責任,實施學校診斷改進。
為打造一支更加專業的測評隊伍,上海將通過建強市、區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機構,選拔和配備一批專業評價人員。同時,健全隊伍研訓制度,由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等專業機構定期組織評價隊伍的研訓,並充分發揮各類專業評價機構作用,研究探索新的測評項目,始終保持評價的引領性和前瞻性。
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和強化正面引導,上海將依託「綠色指標」3.0版,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研究分析,並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公布相關報告,努力營造更好的教育發展環境,形成更好的教育生態。
自2024年起,本市將按計劃陸續開展相關工作。「綠色指標」評價結果不與學生畢業升學條件掛鉤,不需要學校、師生展開針對性訓練,也不增加學生學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