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可以說,人人都離不開學習,人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人人都在學習。然而,人人的學習效果卻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看看你身邊的兄弟姐妹、同學、同事、戰友,有的是同一雙父母生養的,有的是同一所學校畢業的,有的是同一位老師教導的,還有的是同一個班級的,甚至是同一張課桌的,發展一樣嗎?有差距嗎?
事實是:發展順利的有,發展不順利的也有;差距大的有,差距不大的也有。有的人碩果累累,成就輝煌;有的人長年奔波,一無所獲;有的人德高望重,受人仰慕;有的人作惡多端,令人痛恨;有的人雖不富不貴,卻滿身榮耀;有的人曾位高權重,最後卻鋃鐺入獄﹍﹍。
有的人在學校是優等生,進入社會後卻到處碰壁;有的人在學校是差等生,進入社會後卻混得風生水起。同是學習,為何差距這麼大呢?有人把它歸結為智商和情商,有人把它歸結為「運」,有人把它歸結為「命」。現在看來,都不完全正確。
正確答案:是對「學習」的感悟!
學霸的智商不低吧?風情萬種的董事長、總經理情商不低吧?高官的「命」好吧?貪官的「運」(坐在那裡收錢)好吧!但好到最後的有幾個?現在看來,屈指可數!原因是什麼?
正確答案:仍然是「學習」出了問題!
關於「學習」,有三個關鍵點需要正確把握。如果這三個關鍵點把握不好,未來的人生肯定會出問題,甚至會出大問題。
一是學習態度。即為什麼要學習,為誰而學習。為自己而學習、為父母而學習的人,格局太小,註定不會有很好的結果。為當官而學習、為發財而學習的人,方向和目的都不對,以後也肯定會出問題。為何近幾年校院暴力屢禁不止?為何學生的自殺率、犯罪率持續攀升?為何一些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看看他們的學習態度,一切便真相大白。再看看歷史上的名人特別是偉人的學習態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有了這樣的學習態度,何愁未來不成棟樑之才呢?即便是成不了棟樑之才,也不會出大的問題。
二是學習內容。學習內容是緊隨學習態度而選擇的。正確的學習態度,必然引導出健康的學習內容;不正確的學習態度,必然會牽連出不健康的學習內容。如果是為了造福社會、造福人人而學習,就會去學習最有利於社會發展進步的優秀內容,就會去學習人人之長、物物之優、事事之規律。如果是為了自己的享樂而學習,就會去追逐短期的時尚(「追星」)、「王者榮耀」、談情說愛,甚至模仿社會上的一些亂象,讓自己陷入一種虛幻的場景之中。一旦這種場景破滅,自己又會即刻陷入痛苦和絕望,繼而引發更嚴重的錯誤。青少年的自殺率、犯罪率和成年人的離婚率,就是因為學習不健康的內容而釀成的惡果。
三是學習方法。更多地體現在學習之「道」上。這個道,並非常人所理解的「道」,而重點是指每個人的特點、每種物的特性和每件事的規律。因為,人人有特點,物物有特性、事事有規律。只有把人的特性和物的特性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達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人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物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把他們統一起來,所需要的「道」也不能千篇一律。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環境,要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物有機地統一起來,需要不同的「道」。比如:在學生階段學習某一門課程和進入社會學習某一項技能,就需要不同的方法。再比如:兩個人結成夫妻組成家庭,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環境里,要達成和睦相處,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和不同的方式方法。這個方式方法,絕對不是現成的,也絕對不可照搬照抄,而是靠自己不斷的學習和感悟得到的。
悟道!悟道!不悟,就很難得「道」。如果一個人既不善於學習,也不善於悟,那麼,肯定不會有好結果。如今,網路上很多人講家庭、講男人、講女人、講老人、講小孩,引發許多人的盲目對比。有些人甚至只拿鏡子照別人而不照自己,結果越比越生氣,越照越不如意,最後只能分道揚鑣,實在是悲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