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2024年03月21日22:45:20 教育 1750

醫學生掛在嘴邊的「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經常被視為凡爾賽言論。畢竟絕大多數醫生的收入待遇和社會地位,遠高於其他行業,而且越來越吃香,根本不愁失業,比公務員還吃香。學醫的苦和難,與日後的收穫相比還是值得的。

還有一部分家長覺得醫學專業值得報考,依據是高考錄取分數線。在他們看來,各地高分考生都踴躍報考的專業必然不會太差。醫學專業也成了大學專業里的常青樹,無論其他冷熱門專業如何輪換,醫學專業都是香餑餑。

這些昔日里的學霸,在進入醫學院學習後卻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風采。學制長、學習難度大,讓這些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都難以應對。以前醫學生考研是剛需,現在想進三甲必須有博士學歷,還有海外留學經驗,長期的學習加大了教育成本和學生的壓力,規培也成了壓垮很多醫學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

醫學生規培期間問題頻出,有的學生因為工作強度大累倒在崗位上,有的規培生因為收入少而被迫放棄臨床工作,有的規培生因為無法承受各方面的種種壓力,不惜放棄年輕的生命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家長白髮人送黑髮人,尤其還是從小到大成績優異,被家長視為驕傲以及全家希望的孩子,根本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事實。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南寧一位27歲研三學生,在規培期間在醫院衛生間刎頸自殺。家屬懷疑是規培協議與醫院發生矛盾所致。按理說該學生規培結束後能直接入職,可學生想換一家醫院工作,醫院不願意放人,學生苦苦掙扎之下,被規培協議逼上絕路。

由此引發了大家對規培生現狀的重視,社會各界都在呼籲提高規培生待遇,減輕規培生的壓力。不能把所有臟活累活都丟給醫學生,白天工作晚上學習,領取的補貼卻不足以支付生活剛需,學生還要繼續啃老。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沒想到就在大家還沒得到預期的效果時,同在該醫院實習的另一位22歲大三醫學生選擇了燒炭自殺,事發現場還有空藥瓶和炭盆。網傳一份疑似被泄露的病歷,證明了該消息的真實性,隨後醫院確認消息屬實,當地衛健委表示會繼續跟進。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醫護為醫學生髮聲,揭開醫療行業的遮羞布

同一家醫院一位規培生一位實習生相繼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到底是醫院的原因,還是整個醫學生培養環境不理想造成的,這一點需要仔細甄別。若是醫院自身管理問題有漏洞,把規培生、實習生當成廉價勞動力還好解決,若是整個大環境出現問題,那就嚴重了。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江蘇一位婦產科醫生代表醫護人員發聲,原本以為醫護人員只有猝死沒有輕生,結果現在接二連三出現類似的問題,說明醫護並沒有比其他行業從業者更堅強,要是醫護絕望起來也是會自戕的。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醫學生感到絕望的原因,不止是當下環境的不滿,更多的是看到前輩工作現狀後,夢想破滅帶來的打擊,更讓這些醫學生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了意義。陳醫生一番肺腑之言,揭開了臨床工作的遮羞布,遠沒有大家看上去那麼光鮮亮麗。

教師總是在抱怨事務性工作多,醫護又何嘗不是呢。治病救人的工作再累,對他們來說都是本職工作,不會擊垮他們。科研和論文在費時耗力,對提高專業技術有幫助,他們也能儘力克服。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想要評職稱接受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大家也表示認可,但是學習與臨床毫無關係的電子商務、區塊鏈,醫護就無法理解了。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指標、雜活、培訓班,不接受就無法晉陞,這才是壓垮醫護人員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線醫護人員不禁疑惑,難道繼續教育學習內容不是看工作需要什麼,而是老師會講什麼;用藥不是根據病情,而是看集採藥物而定。這都不是醫生都左右的,與當初學醫時許下的誓言不符。規培生和實習生看到帶教老師的現在,就是自己的未來,不絕望才怪。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當醫生和教師兩個行業不再吃香,後果不言而喻

原本在家長心目中,子女無論是當醫生還是當教師,都能讓全家人臉上有光。自然要激勵學生好好學習,長大後要麼當老師,要麼當醫生。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現如今隨著多位不堪重負的教師辭去編製或走上絕路,數位醫學生倒在黎明前的黑暗,再想到緊張的醫患關係、家校關係,不得不令人疑惑,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很多當初努力學習考醫學生、師範生的學生,開始感嘆當初不如不努力去當網紅更瀟洒、收入更多,這對下一代學生來說,勢必會造成誤導,以為宇宙的盡頭是網紅。

南寧一醫院2名醫學生先後自殺?多方回應情況屬實,醫護為其發聲 - 天天要聞

長此以往,沒有學生再把醫生、教師、科學家視為學習的目標,都想當明星網紅,社會該如何發展,科技該如何進步?

今日話題:現在大家還覺得醫生是值得羨慕的職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春日生活打卡季#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