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性分善惡:「遇弱則弱,遇強則強」。
身為父母,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要善良勇敢、關愛同學、和同學處好關係。但若是遇到像「邯鄲遇害案件中的那三名惡魔」這樣的同學,我們又該如何教育孩子呢?要麼遠離,如果躲避不了,那就「狹路相逢勇者勝」。不能自保的時候就「魚死網破」、「以死相博」。
(三)
如果日子還能過,就不能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最少要有父母一方在家裡。
孩子的成長不只是身體健康,還有心理上的成長。家長要積极參与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了解孩子的朋友圈和交往情況。平時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情緒變化。也要經常與孩子的老師互動,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當孩子與別人產生矛盾的時候,一定不要聽信一方之詞(包括老師),不要先根據自己的判斷下結論。多聽聽孩子的說法。父母作為孩子最親的人,最信任的人,如果我們都不相信他們,孩子心裡會有多麼難過!
(四)
從現在開始,讓孩子看一些緊急情況下該怎麼做,如果是遇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該怎麼處理。教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在遇到霸凌的時候,掌握一些必要的求生知識。
我們既然選擇了要孩子,選擇了為人父母,就要對孩子負起責任,我們給了他們生命,就要呵護著他們的成長,身體上的、心靈上的。就像我們種了一株花,不但要澆水施肥,還要看它有沒有病蟲害等等。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多注意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為表現,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和需求,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