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建議就算是再完美,那也得看執行難度高不高,執行代價大不大,也就是說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全國兩會已經閉幕了,如今最有可能落地的建議有以下幾個!
幼兒園階段的學費可能會減免。
我們執行九年義務教育,把一年級到初中這九年的學費給減免了,最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減輕廣大家長的負擔。
但是很多人會疑問,為什麼要從一年級開始減免?不是從幼兒園開始?
那是因為以前很多人是直接從一年級開始上學的,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會讀一年學前班,在以前那個年代上幼兒園的孩子畢竟還比較少。
但如今不一樣了,現在很多孩子就算家裡很貧窮,依然也會讓孩子先去念幼兒園。既然上幼兒園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那麼我們有些政策也應該跟著時代改變進行優化。
當然如果把幼兒園階段的學費給減免了,其實也算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鼓勵生育方式。
領取高額退休金的將難以上漲,搞不好還會減少。
絕大多數人都比較渴望能夠早一點退休,而且還相當希望自己的退休金能夠高一點,這樣一來不用幹活也有錢拿,就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
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養老金是用來養老的,不是用來給我們養孩子養孫子的,所以說養老金就算是再少,也應該滿足最基本的養老需求,但是如果多到一定的金額,就沒必要再漲了。
就比如現在很多人提出來的延遲退休,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為了緩解養老金髮放壓力。那麼好了,既然感受到了養老金髮放壓力了,像那些養老金比較高的,就不應該再發那麼多錢給他們了。
畢竟他們的生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鬆一點的,就算每個月少給他們發一兩千塊錢,對他們的生活基本也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房價是有望大幅度下調的。
雖然還有人在呼籲保房價救樓市,但是也有人在呼籲讓房價繼續下降。目前來看,讓房價下降的聲音,遠遠大於保房價救樓市的聲音。
當然並不是說誰聲音大就聽誰的,只是說降價那才是更多人想要的,既然如此,如果不降價的話,房子將會變得越來越難賣。
同一種行業在不同的國家,往往都會有類似的發展規律。有的國家像那種房地產走向崩盤的,並不是沒有。
我們也只是個發展中國家而已,並不是什麼行業都可以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去發展,所以不要幻想著房地產一定不會崩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人家走過的老路,我們搞不好也會跟著走一遍。
現在更應該做的是讓房價慢慢回歸合理的水平,而不是繼續讓它大幅度漲價,到時候泡沫破裂了,搞不好就真的要崩盤了。
電車的用電成本很可能會提升。
現在讓很多油車車主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同樣是在路上跑的車子,而且一線大城市有的地方新能源電車,甚至都快要比油車還要多了,電車都普及到這種程度了,為什麼有些成本卻只讓油車車主去承擔,電車車主卻不用去承擔呢?
就比如道路養護費,別看現在的油價那麼貴,那是因為油價裡面包含了很多的稅,其中道路養護費就以燃油附加稅的形式包含到油價裡面去了。
再看看,現在電車不斷降價,電車已經變得越來越普及了,電車的銷量也越來越高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對電車的扶持將會變得越來越少。所以說到時候有些稅很可能也會直接加到電價裡面去,這樣一來的話,電車的用車成本估計也會提升。
如今看來,立法把「安樂死」合法化,被採納的概率越來越高了。
出生年考數不斷減少,身邊的老人越來越多,意味著我們將逐漸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大多數老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會呈現出體弱多病的狀態,因為有些老年病是到了老年階段才出現的,而且老人家的身體抵抗力也在下降,所以生病也很正常。
這樣一來,老年人越來越多,也意味著以後生病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可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特別有錢,看病又那麼貴,有的家庭或許僅僅只是因為十幾萬的手續費拿不出來,就有可能放棄治療了。
當然也有些病因為治不回來而選擇放棄治療的,但無論如何,對於已經放棄治療的患者來說,在一些比較痛苦的階段,在那種沒有生活質量的生命時間裡,多一天與少一天沒有太大的區別。要是能夠有一種體面的離開方式,那也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