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考成績出爐,和所有考試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憂。「喜」各有不同,有人考了幾次終於考出了好成績,有人裸考但分數很可觀,有人認真學習於是一次進面;「憂」似乎都差不多,不管過程和原因如何,結果就是沒考好。
一個「985」本碩生說,自己考了三年,結果三年都沒有進面。
這位考生從排名前十的「985」大學畢業後,考研上岸了排名前三的的「985」高校。他的大學同學要麼通過選調成為了公務員,要麼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做老師,他也想讓自己更好,於是他考了三年國考,和自己較了三年勁。
2021年他考了111.1分,2022年只考了行測,缺考了申論,今年進步了,但也只有117.9分。三年都沒有考進面試,今年也與報考的崗位無緣。
昨天看到成績的那一刻,他的大腦一片空白。畢竟是第三年了,希望是有的,失落也是有的。
但他說自己沒有資格感到震驚,因為自己其實並沒有付出多大努力,更不說百分百努力了,自己只是把考試當作例行公事,就像和不喜歡的人相親一樣。
今年的這個成績,他「其實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有人問他:不喜歡為什麼要考呢?
他說自己現在的工作雖然不錯,但他不喜歡,所以想換工作。他應該是幾年來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或者還沒有明確的定位,於是就是想通過考試換個工作內容,萬一考上了,就去試試。
有人說他簡直是在浪費時間,這一浪費就是三年。我覺得不算浪費。很多時候我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雖然不太喜歡,但不敢放下,生怕下一份工作還沒有原來的好,於是就一直等,一直將就,最後就總是心有不甘,也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勇敢地放下。
而這個考生他嘗試參加國考,就是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最後,他沒有找到工作,但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慢慢明白了「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這就挺好的,之前沒有止步不前,中間他收穫了很多,現在他決定徹底邁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活法。
所以,沒考好的也不要傷心,去尋找下一個機會就好了。人生漫漫,有時候慢一點,無妨,只要不瞎折騰就行。
另外,考得不錯的,先好好準備面試,不要掉以輕心,要記得「藏於心,行於事」。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