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留美博士暫時結束16年流浪史,該反思的不是要不要辦少年班|教育新觀察

2024年01月07日20:50:56 教育 2007

復旦留美博士暫時結束16年流浪史,該反思的不是要不要辦少年班|教育新觀察 - 天天要聞

1月7日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復旦大學留美博士孫某某換了新衣、理了短髮,經復旦大學美國校友會安頓,已搬入臨時住處,暫時結束了他在紐約街頭整整16年的流浪生涯。年過半百、飽經滄桑的他,通過視頻最新發聲:「我非常感謝所有關心和幫助我的朋友,使我重新振作起來。」

復旦留美博士暫時結束16年流浪史,該反思的不是要不要辦少年班|教育新觀察 - 天天要聞

孫博士被在美校友發現時狀態。

網友「復盤」孫博士的教育經歷,從中國到美國怎麼就走上了這條路?甚至還發現了他作為物理專業「少年班」學生,跟當年復旦同學一起,與同為物理學家的復旦老校長謝希德合影。原來,孫博士本科畢業於復旦,赴美獲得碩士、博士學位,還做過一兩年的博士後研究,曾在華爾街從事計算機工作,月薪最高達到美金6位數。然而,他自言因為與婚姻等相關的生活變故,身心遭遇沉重打擊,孤獨與幻想佔據了他的人生。

復旦留美博士暫時結束16年流浪史,該反思的不是要不要辦少年班|教育新觀察 - 天天要聞

校友王先生新發布的視頻截圖。

於是,「昔日英才今何在」的嘆息再次牽出了輿論,「少年班」又成了被反思的話題。說起「少年班」,繞不開創辦於1978年春天的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最初進班的天才少年中,最小的只有10歲出頭。從李政道到楊振寧,在而立之年就拿下諾貝爾獎的華人物理學家均題詞寄予厚望。然而,作為少年班的明星學員,當年13歲入學的寧鉑,後來卻「半路」選擇出家,引發社會對少年班的一波集中討論。

其實,對於如今復旦留美博士從巔峰到谷底的流浪史,該反思的並不是要不要辦少年班,而是究竟該怎麼辦少年班。不可否認,在人群中,千百年來,存在天才誕生的一定概率。但天才不等於成才,更不等於發展成為「傑出人才」。那麼,承認天才就應當承認天才也需要選拔,也需要培育,更需要「個性化」的人才培養。在此意義上,假若停辦「少年班」,班上學生全部按照普通高中生甚至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培養路徑,就基本上屬於人才極大浪費,反倒可能造成新的「流浪博士」。

復旦留美博士暫時結束16年流浪史,該反思的不是要不要辦少年班|教育新觀察 - 天天要聞

丘成桐教授在復旦大學發聲。

少年班到底應該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對於這個問題,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自帶「反思」。幾乎與「博士流浪漢」被發現的同時,丘成桐在復旦大學「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年會」期間宣布,全國新增約20所中學開辦「丘成桐少年班」。由此,不到3個季度,「丘成桐少年班」的數量翻了一番,遍及人大附中、清華附中、深圳中學、西工大附中以及滬上華東師大二附中等近40所名校。

丘成桐院士也直言,曾有不少「天賦異稟」「年少成名」的學子,當時被外界大量宣傳甚至炒作,但十年之後就「不見人了」。他表示,其命名的少年班辦班規模大約每年一兩千學子,因為每年高考上千萬人中有潛力成為數學家的只要幾百人就夠。「這些從初中培養起來的青少年,未來將成為全國各地數學科學的領導人才,投身基礎科學研究。」

中國本土,有許許多多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卻至今沒有一名菲爾茲獎得主,而這一數學界諾獎的年齡上限為40歲。很顯然,少年班培養目標是學術型大師,不是指望他們像孫博士當年那樣去華爾街搞金融發財,或者開公司暴富。丘成桐強調,這一點需要家長包括老師清楚,不然就不必報班開班,「有不現實的想法就不要來,這條路光明卻不平坦,不能出現偏差。」

復旦留美博士暫時結束16年流浪史,該反思的不是要不要辦少年班|教育新觀察 - 天天要聞

上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以個人名義,向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贈2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樓建設。該筆捐贈也成為中國科大建校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校友個人捐贈。

人各有志,路有不同。與寧鉑那一代同時出道的同學張亞勤,在改革開放那一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在職業生涯中曾任微軟中國董事長、百度總裁,現為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今天的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構成了由少年班、理科試驗班、創新試點班所組成的英才培養體系,目前已發展為中科大一個重要的本科生學院。

據統計,這40多年來,少年班學院畢業生中,有國內外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也有感動中國的「時代楷模」。歷屆畢業生到國內外教育科研機構繼續深造的比例超過80%,很多人在國內外著名學府、科研機構中脫穎而出,成長為國際一流的科學家;也有許多人在it、金融、製造等行業取得令人矚目成就,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辯證地講,不能要求每個天才都成為國家棟樑,更不能要求少年班的每個人都「情智」雙全、出類拔萃,如期如願成為中年英才。孫博士這樣淪落異國他鄉的特例,不會影響各地卓越人才選拔機制和培養特區的建立,同時注意控制總量、確保質量。「少年班」這樣的選苗拔尖試驗田,在國內外都不是沒有成功的個體案例可以取鑒。關鍵在於,怎麼栽培真正優良的「種子選手」,精研一學一科又接受全人教育,在各領域引領風騷,更多創造世界一流。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重要發布會,周四上午10時舉行! - 天天要聞

重要發布會,周四上午10時舉行!

國新辦將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盧映川、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劉建國、中央廣電總台副台長王曉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
東莞:全力支持大灣區大學辦成新型研究型大學,歡迎考生報考 - 天天要聞

東莞:全力支持大灣區大學辦成新型研究型大學,歡迎考生報考

備受關注的大灣區大學今年將面向廣東省招收首批本科生。大灣區大學是一所省屬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其設立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助力國家優化高等教育布局、打造國際教育示範區具有重大意義。東莞市副市長黎軍表示,東莞將為學校發展提供充足的財政資金保障,...
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計劃招生30人 雷軍擔任產業導師助力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計劃招生30人 雷軍擔任產業導師助力人才培養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日消息,據武漢教育電視台,武漢大學招生辦有關工作人員透露,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將面向全國招收30名學生,其中通過高考錄取15人,剩餘15人將在新生入校後通過二次選拔產生。據介紹,「雷軍班」是武漢大學於2024年4月11日在計算機學院新設的特色班級,旨在培養具備計算機全棧工程能力與企業...
韋東奕晉陞北大長聘副教授,校方回應按學校流程走!依規何時能晉陞? - 天天要聞

韋東奕晉陞北大長聘副教授,校方回應按學校流程走!依規何時能晉陞?

日前,有網友曬出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韋東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稱韋東奕已正式成為北大副教授,長聘日期從2025年8月1日開始。上述照片顯示,該公示材料名為北京大學屆滿評估評審表(Tenure Review),填表人為韋東奕,院係為數學科學學院,專業學科為基礎數學,現任職位為助理教授,現職位時間為2019年12月至2026年...
事關養老照護,這個專業今年開始招生! - 天天要聞

事關養老照護,這個專業今年開始招生!

當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年人對慢性病治療、康復護理、心理健康關懷等需求日益多樣化,每一項都要專業人士「把脈問診」,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應運而生。今年,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開始招生,這個新專業有何特別之處?守護老年人健康的「多面手」從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樂,近年來,養老行業...
積極推動防非知識進校園 「百校防非計劃」圓滿收官 - 天天要聞

積極推動防非知識進校園 「百校防非計劃」圓滿收官

在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指導下,由人民網聯合中國金融傳媒集團發起的「百校防非計劃」日前圓滿結束。作為2025年度防範非法金融活動宣傳月的核心項目,該計劃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