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初一)上學期知識點掌握第二節:正數與負數
第一節知識點提到了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這一節的知識點就是圍繞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知識點梳理(此節只有一個如何分辨正負數的講解,其餘內容輔助理解):
4、116%、32.8這樣大於0的數叫做正數,那麼負數就是帶有「-」和具有負數意義字眼的數,比如-1、-8.6%、-45、-2.7這樣在正數前加上符號「-」(負)的數叫做負數,或者是帶有「虧了」、「賠了」、「支出」等具有負數表述意思的詞語,比如虧了5塊錢,那麼我們還是以「-5」來表現。
在正數與負數的概念里,有一個特殊的數字,就是「0」,因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0的意義不僅是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其他意義,如0℃是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例如+1. 8,+1 200,+30,+2. 5,+¼的數,都是在已學過的數(0除外)的前面添上「+」得到的,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十」可以省略不寫,如+30可以寫成30。
負數比如-9、-72.91、-9510,--等這樣形式的數,都是在已學過的數(0除外)的前面添上「-」得到的,這樣的數叫做負數,負數中的「-」不能省略。
學習正數、負數容易進的誤區:不能認為非正即負。例如:0℃不是表示沒有溫度,而是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水開始結冰的溫度。還有就還是不要誤認為帶負號的一定是負數判斷一個數是正數或負數時,一要注意0的特殊性;二要切記不可以認為帶「-」的數一定是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