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公增能
展百年風華
日新月異
啟未來征途
南開大學政治學迎來學科創建一百周年
10月28日,南開大學政治學百年紀念大會在津南校區綜合業務西樓報告廳隆重召開。

上午9時,紀念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王浦劬,中國政治學會常務副會長、南開校友張樹華,華中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政治學部部長徐勇,廈門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陳振明,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院長陳岳,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門洪華,天津師範大學副校長佟德志,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南開校友楊雪冬,南開大學原副校長、講席教授、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首任院長朱光磊,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原常務副院長楊龍以及南開政治學校友代表,兄弟高校院系負責人,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師生代表300餘人齊聚一堂,共襄盛典。大會由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黨委書記王慧主持。

陳雨露代表學校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南開政治學和學校發展的師生校友、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說,百年來,南開政治學秉持「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學術宗旨,緊密圍繞國家需求紮實推進理論研究與學術創新,為中國政治學科的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一百年前政治學系成立之初,短時間吸引了徐謨、蕭公權、羅隆基等大批名家大師,引領帶動了中國政治學的早期發展。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南開政治學人響應國家號召,在學科發展前沿不懈探索、勇開先河,「中國政府過程」「發展政治學」等一系列新理論、新概念的提出,對我國政治學的發展重建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進入新時代,南開政治學深度聚焦國家重大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著力提升學術創新水平和咨政輔政能力,為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了卓越貢獻。
陳雨露強調,政治學是南開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學科群的重要支撐學科,學校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政治學學科發展。新百年新起點,南開政治學要堅定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秉持「政通人和,治道遐昌」的學術使命,紮根中國大地,發揮南開特色,加快產出具有原創性、引領性、標誌性的重大學術成果,自主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力求為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提供堅實的理論與實踐支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更多南開智慧。

回首百年,南開政治學學科始終與南開發展和中國政治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歷經風雨,終成一方學科相對齊全、研究特色突出的中國政治學高地。會上,朱光磊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了南開政治學的百年發展歷程。
南開政治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1919年,南開大學在創建之初就開設了政治學課程,1923年設立政治學系。抗戰時期,南開、清華、北大合組西南聯大,三校的政治學系合併,隸屬聯大法商學院。1946年南開復校後,政治學系與經濟學系等並組改稱政治經濟學院。在學科肇始之初,南開政治學雲集了徐謨、蕭公權、羅隆基、梅汝璈、王贛愚、陳序經、楊敬年、鮑覺民等一大批知名學者,培養了曹禺、查良鑒等諸多優秀學生,產出了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術論著,為中國政治學的早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政治學系撤銷。此後的三十年間,南開政治學人在歷史系、哲學系、馬列教研室、經濟研究所等單位,堅持從事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比較政治制度、政治地理、中國政治思想史、國際關係史等方面的教學研究。1979年之後,在王贛愚、鄭健民、張凌志、牛星熙、車銘洲等的帶領下,南開政治學系得以逐步恢復重建。1986年起,政治學系潛心選拔培養教師、規劃學術研究方向,一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較早地實現了「博士化」和「有專著」,為逐步形成南開在學界的地位和下一階段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世紀之交,在應用社會科學百舸爭流時代背景下,南開政治學行政學邁入快速發展期。1998年法政學院實體化。2004年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組建。經過恢復重建後近四十年的努力,南開政治學、行政學專業與學科建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2004、2008、2012年三輪學科評估中,南開政治學均名列全國第五,2016年獲評A-等級,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南開政治學也取得了新的進步。

張樹華代表中國政治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向南開政治學百年致以熱烈的祝賀。他說,南開政治學是中國政治學研究、教學的重鎮,是中國政治學界的一張亮麗名片。當前,中國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已經進入關鍵期,希望全體政治學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攜手並進、集成創新,持續推動新時代中國政治學沿著自立、自主、自為、自強的方向奮力前行。

王浦劬宣讀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學科評議組、教育部政治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賀信。信中說,百年來,南開政治學人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己任,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政治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中國政府與政治研究的鮮明特色優勢,為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時代、新征程,期待南開政治學再接再厲,進一步將學科建設、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相契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力量。

楊雪冬作為校友代表,深情回憶了自己在南開求學的難忘時光,感恩母校南開培養,感念政治學前輩師者的學術指引和關心關懷。他說,紀念南開政治學百年,就是為了不忘初心,再啟新程,自己將傳揚南開政治學人的學術追求和治學精神,努力為南開政治學、中國政治學再創新輝煌貢獻力量。


陳岳、佟德志作為兄弟高校院系代表熱烈祝賀南開政治學學科創建100周年。他們表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國上下正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這為政治學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希望南開政治學人與兄弟高校相關院系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合作,共同為中國政治學學科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當天,新時代政治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同期舉行。徐勇、陳振明、蘇長和、門洪華先後作大會主旨報告。

徐勇以「『職責序構』與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為題,細緻梳理回顧了南開政治學科在推動構建中國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上的突出貢獻。他認為,展望學科發展,推動中國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還需將中國置於歷史長河、現實格局等維度中加以審視,努力進入政府內部,探索符合現實、服務現實、著眼未來的自主知識貢獻。

陳振明在題為「從科學方法論的視角看中國公共治理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報告中,梳理了公共管理學科與政治學科的關聯,肯定了政治學的母體地位。他認為,構建中國公共管理自主知識體系需要從現實、歷史、世界等多個視野加以推進,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著眼中國實際,推動理論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知識支撐。

蘇長和在主旨報告「中國政治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中的概念自覺」中,強調了學科知識體系的重要意義、基本含義。他認為,當前政治學核心概念還需破解「過度迎合西方政治學學術口味」「自主概念的自說自話」「中國缺乏自主標識性概念」等理解偏差,進一步增強學術自信。新時代的政治學人,要樹立起構建標識性概念的自覺,從而推動中國政治學的全面發展。

門洪華作了題為「中國國際關係學科發展——機遇、挑戰與前景」的報告。他認為,伴隨中國與世界的聯動不斷加強,國際關係學科正在迎來「新時代」,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還需進一步堅持創新意識,推動學術體系建設;堅持學科建設的自主性,處理好古今中外的關係;進一步推動國際關係研究的跨學科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實現理論與學科的接續發展。

當天下午,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天津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國家治理研究院,天津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商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天津社科院輿情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展開深入研討,共議「新時代政治學學科發展」。
祝福南開政治學新百年再創輝煌!


來源:南開大學新聞中心
記者:吳軍輝 閆瑾
攝影:宗琪琪
編輯:王楠憶 郭威
審核:李娜 吳軍輝 阿依古麗 劉喆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