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8月7日-11日,在為期5天的「了不起的南山少年」文脈之行里,9名深圳市南山區卓雅小學少年與其他南山少年們在老師與專家學者的帶領下,探訪轄區多個文化地標,通過文物與場景研究,挖掘南山歷史文化,梳理南山發展脈絡,走近南山歷史、觸摸南山歷史進程、感受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歷史,激發學生們興趣,拓寬學生們視野,並通過收集、解讀南山歷史文化「符號」,開展歷史文創產品的設計,挖掘南山文脈,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國情懷,說好南山故事。

同學們參觀了天后博物館、左炮台、南水村史博物館、解元祠、大沖鄭氏祠堂等,行程滿滿。第二天,同學們參觀調研了南頭古城博物館和南山博物館,感受媽祖文化、客家文化、宗族文化對深圳的影響。
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近代南山」展廳,圍繞展廳內容,再結合課本中學習到的近代史知識,了解南山區在改革開放中發展成了粵港澳大灣區中創新型現代化海濱城區的光輝歷程。了解到深圳在古代叫做寶安郡和新安郡,每次朝代變遷,「新安」總要被重新劃界,但無論怎麼變,寶安縣總是不變。


在南頭古城參觀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個「長出蓮蓬」的碗,這碗之所以長出蓮蓬是因為文物修復師的修復,它原先是破損的,在後期文物修復師的修復下才呈現出「長蓮蓬」的創意。文物修復師們為同學們展現了陶瓷、絲綢、大炮的修復過程。文物修復師的一句話讓同學們印象深刻:「我們修復的不是文物,修復的是南山的歷史。」
同學們還受到文創設計師的親自指導,了解到文創設計及方案,讓同學們獲得靈感,結合了解到的歷史文化景點,同學們設計了一些屬於自己原創的文創禮物。同學們分成三個小組,主要圍繞各自的主題對南山文脈探究之旅進行討論,包括對歷史文化的感悟、讓文物動起來、未來等方向,將這幾天學到的知識與創意相結合,設計「南山禮物」。同學們的創意作品有鏤空掛件、銘文磚文具盒、寧南書籤和寧南背包等。




活動結束後,卓雅少年們也紛紛寫下自己的感受與收穫。
四(3)班陳子曦同學表示,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受益匪淺,了解到許多有趣的知識,讓我們對南山歷史文化有了新的認知。我們還知道了古代時南山人主要靠製鹽和養蚝為生。除此之外,我們還知道了當地的人口變遷狀況。南山歷史上有著許多次移民,比如說客家人,他們是為了躲避戰亂而來到這裡,建立了南水村。
五(5)班李彤瑤同學表示,以前我認為文物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它們似乎有一種陌生的神秘感。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深刻體會到古文物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走進博物館,南山悠久的歷史文化深深吸引著我,東漢時期古人就已經使用九九乘法口訣了,歷史的力量和古人的智慧讓我無限感慨,作為南山少年,我們了解歷史,書寫歷史,有責任也有信心,將古人的智慧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