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近日,南財大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師生一行9人來到位於甘肅武威市涼州區騰格里沙漠旁邊的長城小學,開展「與寧攜手,情暖涼州」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專業知識,運用社會工作方法,為甘肅武威涼州區長城小學的孩子們精心設計了正向成長小組工作坊,為孩子們帶來正向成長的力量,播撒愛的種子。

「武威市歷史悠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重要節點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為了讓長城小學的部分留守兒童深入感受武威的歷史文化底蘊,拉近彼此的距離,活動第一天,法學院師生團隊帶領當地長城小學的十六名學生參訪了天梯山石窟、武威市博物館、民勤縣鄉村記憶博物館,在探尋歷史足跡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鄉村的巨大變遷。
為了提高服務的精準性,在開展服務之前,團隊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家庭探訪等方式開展了調查研究,收回有效問卷373份,開展10次深度訪談,全面了解了當地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評估當地農村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各方面需求。通過調研,發現有不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關注不足及學習動機不足導致學業欠佳,隔代教養導致父母的關愛不足,沉溺手機遊戲或短視頻等問題。

在前期工作基礎上, 35位兒童報名參加了為期兩天、包含四個主題的正向成長小組工作坊。通過「這是我的花生」的遊戲體悟「我是獨一無二的」;通過手語歌《我真的很不錯》的學習,引導小朋友們邊唱邊跳的過程中學會關愛自己,相信自己;通過學習「竹子生長」的科普視頻,讓小朋友們在互動分享中學習竹子的精神,向下紮根,向上生長,向陽而生,不畏風雨;通過「一本書、一封信、傳遞愛」活動,傳遞南京和武威兩所學校小朋友們的關心和祝福;通過精心編排的安全教育情景劇表演,引導小朋友們學會保護自己,度過一個安全健康的暑假。「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方式,很有趣,我更愛自己了,也學會了更加積極地面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參與成長小組工作坊的小朋友們表示。

此外,法學院利用前期通過99騰訊公益項目籌集的近五千元資金,根據校方的需求更新了18個教室講台,進一步改善了教學設施。同時,該團隊還與武威市首家社會工作機構——武威市欣雨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建了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訓基地,為後續的服務搭建平台;社工系許芸老師為武威市的街鎮社會工作站的社會工作者們開展了一場公益講座。
據了解,五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牽手長城小學,通過鏈接多方社會力量,不僅提供了物質支持,改造了學校的教學設施,也提升了學校的精神面貌、促進了文化營造;不僅為留守兒童提供短期的暑期正向成長系列活動,更注重長期結對幫扶的開展。2020年,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為表彰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參與扶貧攻堅的突出成績,曾頒發了「嘉獎令」。
作為該團隊的指導老師,南財社會工作系主任許芸副教授介紹,「未來,我們會繼續探索協助長城小學建立學校社會工作站,並深入社區,搭建家庭教育指導站,通過組建和培育家庭教育志願者隊伍,並進行能力建設,為村裡的留守兒童和家庭開展家庭教育,增進「家-校-社」協同,為大漠小學營造優質教育的生態圈。」
通訊員 沈欣知 樊惟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