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時刻會晚到,但不會缺席

2023年06月25日20:17:07 教育 1865

高光時刻會晚到,但不會缺席 - 天天要聞

大學時期,高光時刻還挺多的,但我最在意的還是我被評選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的意義對我是非常重大的,不但可以解決我物質上的基本保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國家對我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的一種肯定與鼓勵。

國家獎學金是一個綜合獎學金,它是根據你的考勤、考試成績、社會活動等各個方面做出綜合的評估,就是綜合方面的表現優異,才能拿到。所以,被評上國家獎學金,就是我在大學期間的高光時刻,收穫國家的肯定,對於我來說當然是莫大的鼓勵,內心深處感受到無上光榮,自己也會更加勤奮地學習和鍛煉自己的本領!

國家獎學金並不是每個學期都有,也不是每月、每年發放,就是大學馬上要畢業的時候,大三有一次這樣的機會,是一次非常全面的評選。因而,就不單單是獎金,它其實是對我們綜合成績的一種評估,因而能被評上,是讓每個人都非常欽佩和羨慕的事情。那一次獎學金是8000塊錢,對於大學生來說,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款項了。

只是我沒預判到,我的國家獎學金名額最終卻被一個「關係戶」給冒名頂替了。

就在我滿心歡喜,等著學校最終公布獲得獎學金的名單的時候,在學校官宣通報的前一秒鐘,舍友告訴我,我的國家獎學金成了別人的,也讓我初次感受到社會的這種「險惡」。

這樣的事情放在職場中或許很常見,但是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大的身心傷害。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不公平,舍友們也都為我不值,我也為此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有些心灰意冷。

但很快我就想通了一件事:只有經歷過不公平,才會知道公平的可貴!

雖然與獎學金失之交臂,但一切都值得感恩,因為只要你足夠努力,自然能夠發光,至少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自己可以發光,又何必等著被照亮!

其實,在大學裡,成績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才最重要。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高中無論什麼方式,最後對標的都是高考,而高考這件事基本遵循著「努力學習→分數上漲」的規律。即使學習效率不同,但努力學習能帶來好成績這點毋庸置疑。

大學則不一樣,每個人的目標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的人想著畢業後考個公務員,然後安穩地過日子,或許將來可以當個什麼官之類;有的人想著在大學學到一些本事,將來自己創業當個老闆,將來實現財務自由;還有的人會想著要出國,去見見世面,找更大的可能性;還有的人會想將來繼續考研、考個博士之類的,將來或是進研究所,或是自主創業等。總之,擺在我們面前的路有很多,而我們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但專業的知識一定要學,還有「通用的技能」也是一定要學好的,比如英語的技能、演講的技能、組織活動的技能等等。

因此,不僅大學有比學習更重要的事,甚至學習本身也跟高中時期不一樣,有了微妙的變化,我們學習的面拓寬了,而且更加有針對性了。

學習,是一種投資!

在大學裡,「60分萬歲」由一種被批判的「消極懶惰混日子的態度」變成了一種策略。60分是為了拿畢業證;但我的時間要用在對我人生目標幫助更大的事情上。但如果只是拿到60分的話,說明你的學習力不怎麼樣。因為沒有「學習力」這也會阻礙你未來的發展,因此,好學生都是全面發展的,不會說某一方面只是剛好達標。如果能非常快速學好一樣東西,那麼你學別的東西也一定特別快,這是方法論方面的原理,也是一通百通的實踐。

說白了,一切為人生目標服務。

有個前提:你要對自己的目標有一種確信。也就是說,知道自己以後非幹什麼不可,或者知道以後自己絕對不會幹什麼。要基於能力、興趣和形勢來綜合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避免隨意決策,並以它指導自己的大學生活。

我那時也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於是就給自己定下了「全面發展、多點開花」的策略,因為是品學兼優,而且各方面都表現優異,因此評上了國家獎學金。

大家都說高中苦,實際上大學也不輕鬆。

記得馬上就要上大學之前,幾乎每見到學姐,我都會激動的詢問起大學的生活。其中頻率很高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學比高中累嗎?而這個問題,我讀完大學後,自己可以給出確切的答案:累,累多了。

那麼為什麼會比高中還要累呢?是因為學習的課程變難了嗎?是因為競爭的對手變強了嗎?是因為開始有科研的壓力了嗎?是因為要忙於各種學術之外的活動嗎?大概這些都是原因之一吧。至少這些都讓大學學習變得比高中更加困難、更加複雜。

高中生活其實是幸福的,因為只需要好好學習,好好考試,不用思考未來。

大學不一樣,除了身體累、腦子累,大學裡還要加上一條,那就是:心累。

進入大學後,面對著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專業,面對著一片混沌的前景,可能大多數人都體會過那種極度的迷茫,遙望著不太遙遠的未來,缺乏安全感,缺乏方向感。

我的未來我做主。

為了對自己的未來有掌控感,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別人的幾倍,學習各種技能,鍛煉各種本領,當然同時也不忘了維繫與同學的感情,方方面面都要做得完美。

大學,在我看來是一種建立自信、構建獨立精神和長大成人的感覺。

長大成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隱藏著對自己未來的沉重的責任,隱藏著無數個日夜的前後思量,輾轉反側。

有時候會想,讓別人替自己決定一切,替自己選擇未來,或許就會輕鬆很多吧?

但自己的未來,豈能由別人來決定?

花上幾個小時與題庫奮鬥,花上幾個小時提前寫出要去做的實驗報告,花上幾個小時提前寫完還有兩個星期才要提交的論文,在大學裡,我總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做所有事。

沒傘的孩子,要學會奔跑!雖然國家獎學金的公布名單里最終沒有出現我的名字,但能被評上,已然是我大學裡小小的「高光時刻」,我相信努力奔跑,總會比別人先到達目標!

天穹上有無數顆星星,憑什麼我不能是其中最亮的一顆?


未完待續,明天同一時間,我們繼續更新《星光滿懷》......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 天天要聞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一位同學在論文寫作時電腦周圍貼滿提示2025年6月底,正在讀研二的劉藝,學位論文已經寫了6萬字。而6萬字,只完成了她計劃的60%。從去年開始,按照新出台的《學位法》,學術學位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專業學位研究生可進行實踐成果、其他規定的成果答辯。這對於為學位論文費盡心力的學生而言,或許意味著一種解綁。但絕大...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 天天要聞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新華社天津7月10日電(記者尹思源)5G物理網路搭建區、5G應用綜合實訓區、空中課堂……位於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的俄羅斯魯班工坊內,學員們不僅能夠汲取最前沿的數字技術知識,還能通過項目實操,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授課老師們藉助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的5G設備,為學員們講述著前沿的數...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 天天要聞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7月5日,深圳中學梅香學校(以下簡稱「深中梅香」)五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梅林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是社區小主人」主題實踐課程。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每周半天課程」,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觀察、思考、表達和行動。當天上午,學生們在學校集結,老師們詳細介紹了課程...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 天天要聞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學習學習,不能只聽課,不做題,只有做題了,才會發現自己到底有沒有聽懂,有沒有把知識點消化透徹了。學習的方法就是聽課、做題、再剖析薄弱點、再聽課、再做題。只有這樣的流程,反覆去做,才能把知識點靈活運用。知識比較難的時候,可以從簡單的題入手,慢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 天天要聞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在全球建築行業加速邁向數字化的背景下,廣聯達與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建築環境和測量學院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雙方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標誌著中馬在建築教育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 本次簽約儀式在馬來西亞理工大學蘇丹易卜拉欣行政大樓舉行,學院院長Kherun Nita Ali教授、廣聯達馬來西亞及中東區域總監Joyce Chan Zhai Zye...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著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 天天要聞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著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最近,一段拍攝於保山騰衝,長40秒的視頻《父愛如山》,讓無數網友紅了眼眶。視頻中,一位父親背著兒子的身影,承載了12年風雨無阻的堅持,今年高考,兒子釧助毓也以624分的成績,給了父親最美的回報。每天凌晨 3 點,釧大哥駕駛著三輪摩托車駛向蔬菜批發市場,找到空位後卸下當天售賣的蔬菜,等待著批發客商。6 點多,釧大...
3名考生拒報清北,反手曝光班主任,誰該為違約買單? - 天天要聞

3名考生拒報清北,反手曝光班主任,誰該為違約買單?

近日,江西瑞昌一高中,3名夠清北分數線的考生,拒絕學校、老師、家長勸告,沒有填報清北志願,引班主任老師大怒,解散群聊的新聞,引髮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認為,填報志願是高考生的自由,老師沒有權力干涉,批評老師為了一己之私,試圖干涉是不智之舉,吃相難看。媒體也下場猛批,校方嚇得趕快出通報,學校和班主任也道歉...
濱州市暑期學生資助熱線電話來了! - 天天要聞

濱州市暑期學生資助熱線電話來了!

為幫助廣大學生和家長及時準確了解學生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即日起至9月1日,全市教育系統開通暑期集中受理時段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工作日8:30-11:30,14:30-17:30),為學生和家長答疑解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