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以及更早以前,小孩到了上學的年齡,只要把孩子往學校一送,跟學校有關的事情基本上不需要家長參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產生了家校合作、家校配合的說法,要求家長積极參与到孩子的學校教育過程中。
本來嘛,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家長們多配合老師的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慢慢地大家發現,自己已經被深度到學校教育中,每天下班後還要輔導孩子完成各種沒完沒了的作業,而且有很多作業屬於非教學內容、是給家長安排的。
下班回來已經夠累的了,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以及各種打卡,很多家長都不堪重負,怨氣很大,要求禁止布置各種非教學作業。
這不,有一位家長在打卡安全教育平台時,實在忍無可忍,一氣之下,把該平台投訴了,理由是上面的作業都是大人完成的,沒有存在的必要。
消息一出,引來了不少家長的廣泛支持,認為該家長投訴得好,不僅安全教育平台,其他類似的平台也早該投訴了。
對於安全教育平台,相信很多家長都熟悉,這是一個教學生提高安全素養、了解更多安全知識的平台。
在安全問題日益複雜多變的形勢下,提供這樣一個平台,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越來越讓家長們反感。
一是這個平台不僅僅是要學生學習安全知識,還要做題、上傳各種圖片及資料、完成各種任務,有時甚至老師要求限時完成學習任務。二是孩子剛剛上小學,不會在電腦和手機上操作,或者不願意學,家長不得不全程陪著。
總之,做起來太沒意思,孩子沒學到什麼東西,可把家長折騰得腦殼疼。有時候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還不少,連做正經的作業都忙不過來,心情有多糟糕可想而知。
更加麻煩的是,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裡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家不會操作這些東西,只能向鄰居或者親戚朋友尋求幫助,可人家幫你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就不會再幫你了。
這邊孩子哭著說還有老師布置的什麼作業還沒有做,那邊老師發信息提醒一定要學……並且除了這個安全教育平台,還有其他類似的教育平台,幾乎每個都是這樣的情況。
對於這樣的平台,家長們的怨氣都很大,認為這是形式主義,害苦了家長。有家長吐槽,好不容易混成了家長,沒想到還是逃不掉做作業的命運。也有家長認為,這樣鬍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實際意義不大,學生沒有學到什麼知識,各種安全問題越來越嚴峻突出,學生和家長還都苦哈哈。
不得不說,這是很多家長的共同心聲。按理說,這種教育是最適合寓教於樂的,而寓教於樂都已經喊了這麼多年了,到頭來還是走填鴨式、打卡式的教育,是不是該改改了?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