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22年我國人口或將出現負增長。
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狀況,近日,梁建章等專家發布了《中國教育和人口報告2022版》,提出了以縮短上學時間,讓學生提早步入社會,從而提高生育率的解決方案。
建議取消中考、中小學縮短兩年
在報告中,專家指出中國家庭在教育上花費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抑制了生育意願。
專家們認為目前的教育體制讓學生升學和學習壓力過大,造成內卷現象嚴重,使得家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應付競爭。教育上的高投入,已經成為了生育的「攔路虎」。
因此專家們提出了解決「攔路虎」的兩個方法:取消中考,避免過早的教育分層;縮短中小學教育學制2年,提升教育的整體效率。
專家認為除了能讓家長在子女教育上減少壓力外,還能讓子女更快進入社會,結婚前能奮鬥的時間更長,從而提高生育率。人才的黃金年齡和女性最佳生育年齡都在30歲左右,造成了衝突,如果取消中考和縮短2年學制,將節約3年的學習時間,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在20歲左右進入社會工作。
專家分析稱這兩項教育措施能夠提高10%-20%的生育率。
面對專家的建議,網友並不買賬。
有多位網友就提到了縮短上班時間才是提高生育率的根本。
那麼你覺得專家的方法可行嗎?
各地紛紛出台鼓勵生育措施
早在去年8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推出20項具體措施落實生育支持政策。
《意見》要求深入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在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方面提供積極支持。
2022年10月,長沙衛健委就宣布對合法生育、符合條件的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孩將一次性補貼1萬元。
今年1月3日,深圳市衛健委宣布生育第一個子女且辦理入戶登記的,發放一次性補貼3000元,另外每年發放15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補貼7500元,平均每年可領取2500元。
生育第二個子女且辦理入戶登記的,發放一次性補貼5000元,另外每年發放20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補貼11000元,平均每年可領取3667元。
另外生育三胎,三年累計補貼19000元,平均每年補貼6667元。
2023年1月1日月開始,濟南市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
雲南省則是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二孩補貼2000元、三孩補貼5000元。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包括據浙江杭州、湖南衡陽、江蘇南京、浙江舟山、遼寧瀋陽、廣東東莞、江蘇揚州、江蘇無錫、江西景德鎮、江蘇蘇州、四川樂山、四川雅安、江西上饒等四十個城市實施了二胎或者三胎補貼。
那麼你願意生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