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政協委員馬秀珍建議將性教育給納入中學課程體系,並給出了明確的課時安排。
這建議一出,立即引起了家長們的熱議,有的網友說:這個好,應該提上日程了,另外希望某些家長明白,你嫌性教育太早,可是壞人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也有的網友說:支持啊,老師要大大方方的講,別再自動跳過了!
在傳統的教育中,由於缺乏對孩子性教育,以及家長們的「談性色變」,導致孩子缺乏自我了解、性別意識、異性相處等知識,這些並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
可是,對於性教育,無論是作為家長和老師來說,想跟孩子講,卻不知道怎麼說,感覺難以啟齒。
《我的身體在變化》一書都做了詳細的解答,本書由日本作者野島為著,她是日本的性教育專家,曾任泌尿科護士。
她還多次受邀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企業演講,參與過其性教育講座的學員超過2萬人,甚至培養了200多名性教育講師。
這本書分為5部分,分別有身體的構造、女生故事、男生故事、生命故事、學會保護自己、心靈的故事。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可以採取親子共讀的方式,簡單易懂,也不會枯燥乏味。每一部分後面還有親子猜謎、給家長的建議,足以看出作者很用心。
在網上曾看到這樣不寒而慄的標題:
10歲男孩猥褻5歲女孩,家長竟稱:女孩自願的!
上市公司董事長王某猥褻9歲女童,已被刑拘…….
這代表著性教育在我國的嚴重缺失,孩子在面對性侵也沒能產生自我保護意識。
其實對於未成人性教育,就像打預防針,宜早不宜晚,書中指出了如果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可以抓住孩子3-10歲性教育黃金時期。
孩子突然有一天會問起,自己是從哪裡來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作為家長該怎麼跟孩子呢?
家長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寶寶,你是通過媽媽的一個卵子和爸爸的其中一個精子,兩者相遇結合形成受精卵,這個受精卵就是生命的起點,它在媽媽的子宮裡長成小寶寶。
接著這個小寶寶,就在媽媽子宮的羊水裡快樂地旋轉著、活動手腳,大約10個月的時間。
直到有一天寶寶決定好要出來了,會向媽媽發出分娩的信號,媽媽就會出現陣痛,寶寶就從媽媽的陰道出生啦。
孩子從小充滿著好奇心,對一切新奇的東西,孩子都想知道,想問,假如作為家長的你,總是避而不答,現在是網路時代,孩子去網上搜索,為了避免孩子做出錯誤事情,家長可以提前教育孩子,引導孩子,防止孩子誤入歧途。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家長視性教育如洪水猛獸,總認為:等孩子長大就懂了。
然而,很多受過傷害的孩子,長大後都特別悔恨:如果有人能早點告訴我如何保護自己就好了。
李玫瑾教授說:性教育應該從進幼兒園的那一刻開始。
所以,父母作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應該大方地跟孩子談性,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也避免孩子加害於他們,讓孩子掌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