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事業編崗位中,醫生一直以來都是香餑餑,不僅享受著非常好的薪資福利待遇,還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因此近些年來報考醫學專業的學生人數呈階梯式上漲。
而我國也建設了很多醫學類院校,有在綜合大學裡開設的醫學院,也有完全獨立的醫科大學,這些院校從實力到社會認可度都不同,因此學生在選擇的時候就會有些迷茫。
國內醫學類院校林林總總有幾百所,但是能夠稱為「頂尖」醫學院的卻並不多,而這些頂尖院校也有檔次之分,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分檔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國內頂尖醫學院共分5檔,第一檔院校實力超群,第三檔性價比很高
我國的醫學院還是挺多的,從一流名校到普通的二本院校都有,而所謂的「頂尖」醫學院是從教學實力、錄取分數線、就業率以及專業實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的,所以這類院校並不多,將其進行排名後出現了5個檔次。
排在第一檔的自然是那些實力超群的醫學院,分別是北京協和、北大醫學部、首都醫科大、上交大醫學院以及復旦的上海醫學院,這幾所院校在醫學領域是頗具威望的,從其中走出來的學生都是各大醫院爭搶的對象,但凡能考上其中一所都是家人眼中的驕傲。
第二檔有5所院校,分別是中大醫學部、浙大醫學部、川大華西醫、華科大同濟醫學院和南京醫科大,這幾所院校的實力僅次於第一檔,專業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川大華西醫學院的口腔醫學專業是全國領軍水平,而且在國際上也是頗受認可的。
第三檔是性價比很高的醫學院,分別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南方醫科大、武大醫學部、山大齊魯醫學院和蘇大醫學部,雖說在名氣和實力上比不上前兩檔,但社會認可度比較高,而且分數線也不算太高,學生報考成功的幾率更大。
第四檔主要集中在一些名氣不是很大的醫學院:中國醫科大、重慶醫科大、青大醫學部、溫醫大和吉林白求恩醫學部,這些學校的實力都不錯,只不過近幾年來成績都不太理想,所以才會排在第四檔。
第五檔則是廣州醫科大、天津醫科大、鄭州大學醫學部、山東第一醫科大和同濟大學醫學部,這五所院校的分數線相對低一些,但實力也是不錯的,成為多數學生努力的目標。
「頂尖」醫學院,帶給學生的不只是名校光環,還有很多實在的好處
不管是醫學院還是其他類型的院校,「頂尖」兩個字帶來的首先就是名校光環,學校實力是有目共睹的,社會認可度也高,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自然深受青睞。
但是除了名校光環之外,頂尖醫學院能夠帶給學生的還有很多實在的好處,比如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學生能夠跟著實力不俗的名師去學習,成長必然是很快的,畢竟有名師引路能節省很多時間。
另外頂尖院校的教育資源也是走在國內資源的前沿,擁有多個實驗項目,學生的學習和科研平台都是非常廣闊的,所以只要學生有能力且肯學,那麼進步的空間就比那些普通院校的醫學生更大。
所以追逐「頂尖」名校其實是對的,但是學生也要懂得量力而行,名校的生源質量也很高,如果沒有出類拔萃的能力,也是很難出頭的,而且醫學專業本身就是個漫長的學習旅程,考研讀博、科室輪轉都是醫學生的必經之路,學生要做好長期學習的心理準備。
醫學專業觸類旁通,熱門專業競爭激烈,學生可以換個思路報考
醫學院有很多,而醫學專業的分支也很龐雜,像臨床醫學一直都是報考的大熱門,就業缺口一直都存在,但是競爭也十分激烈,那麼學生與其去追求這些熱門選項,倒不如看看性價比更高的其他專業,換個思路或許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比如從就業的角度來考慮,雖說醫學生走入醫生隊伍是最理想的,但是那樣就業面就會受限制,而像口腔醫學、眼視光技術等專業,即使不進入醫院也有很好的就業方向,甚至可以自主創業,掙得還不少。
另外可以嘗試選擇一些缺口比較大且略微有些冷門的專業,或者選擇一些與醫學相關的理工科專業,總之就是結合自己的想法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選擇發展空間大一些的專業,而且要提前考慮到是否需要提升學歷,思慮周全才能少走彎路。
【筆者寄語】我國「頂尖」醫學院並不多,不管考上哪所院校都是不容易的,因此想報考這些院校的學生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績,已達到相對應的分數線,分數越高選擇權就越大。當然那些已經成功入學的學生,就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老師的指引和自己的刻苦學習下,努力提升專業水準,為日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話題:你如何看待這種頂尖醫學院的分檔?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