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班是每個培訓機構都高度重視的問題。在具體的續班率上,各個機構的差別都很大,有的能在98%以上,有的只在40%左右。
其實,續班遠大於招生!有的校長不重視流失的學生,認為只要招生有方法,市場有手段就可以了。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機構口碑的締造。
無論什麼原因學生不再續班,有別的學生問他,他會說自己的原因不再續班嗎?他只會說,是教學質量不好,教師不好,環境不好等等。
各位校長和老師請注意,流失一個學生,將會影響我們18個意向客戶。
因此,保證較高的續班率是機構生存的根本。同樣兩家發展了5年的機構,校長都是做教師出身,教學自然都做的不賴,這次招生人數也相差不多。但有趣的是,王老師機構的利潤竟是李老師機構的10倍。
原因是什麼呢?
造成逐種現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續班率的差別。王老師機構的續班率高達師機構老學員損失嚴重,常年高成本疲於招新,一直陷入招新一學員流失—再招新的死循環里,這也就不難理解為啥看上去發展同步的機構,最後利潤卻相差這麼多的原因。
極光大數據調研顯示,父母獲取培訓機構的渠道61.25%為親友介紹。機構想要在留住現有生源的同時帶來更多生源,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用結果說話的續班。
續班的重要性
據國外一項調查表明,一個滿意的老客戶會帶來8筆潛在的生意,其中至少一筆成交:一個不滿意的客戶會影響25個人的購買意願。而為爭取一個新客戶所花的費用,要比花在保持現有客戶身上多出7倍以上。因此,為了「戀」舊,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曾算過一筆賬:賣一聽可口可樂才0.05美元,而鎖定一個顧客買10年,即代表了5000美元的銷售額。
大部分機構天天愁招生:廣告、體驗課、公開課、低價班招來一波又一波新學員。但更多的是該機構的老學員一批又一批的流失,甚至一年白乾,年年竹籃打水,邊打邊漏,更可怕的是絕大多人低估老學員負口碑的影響。我們知道不續報老學員肯定帶著透憾或不滿離開,卻少有人注意到負口碑直接影響3-4個新學員報名入學測試,伺接影響身邊150個潛在新學員。
老學員家長的親戚、朋友、鄰居、同事都會知道一件事:他報了你的機構,學習沒有進步,習慣沒有改變,成績沒有提高。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負口碑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流量貴,招生難」是絕大多數培訓機構天大的誤區。
巨大的生存壓力,極度的競爭恐慌,讓80%的機構把精力用在招新學員上,而不是維護老學員,忽略了降低招生成本的核心關鍵——續報率。
那怎麼能提升續班率呢?
促銷活動
永遠是吸引顧客最好的辦法
當兩家機構同時出現在眼前,環境以及產品又都差不多時,用戶在選擇的時候,會更偏向於搞促銷活動的那一家。
不因為別的,就是覺得你有促銷活動,對於用戶來說就會產生一種佔便宜的心裡,覺得你會更便宜。
想要留住老顧客、吸引新顧客
人脈是重中之重
機構都希望家長能長期留存,那麼這就需要我們做到,每一個進店的用戶,無論消費能力如何都能以笑臉相迎、熱情服務,在閑聊中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能幫助的盡量伸出援手。
家長進入機構那一刻時,機構就要給家長提供良好的服務;比如:
和家長聊天的地方要和上課的地方分開,保證聊天空間安靜,讓家長和孩子處於一個放鬆的狀態。
進門給家長一杯水,給孩子一個小玩具或者小糖果。
誠實待客才是立店之本
這是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的
只有做到對客戶誠心誠意,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和青睞,生意才能越做越好。以誠待客,表面上看似乎會吃虧,但從長遠來看,你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就贏得以後的利潤,也就賺到了最大便宜。
如果你耍小聰明,很可能會得逞一次,但是最終還是逃不過聰明反被聰明誤。
自身產品是否符合用戶意願
決定用戶是否要再次進店消費
假設你的課程學員上完了,家長看不到孩子的變化,可想而至,想要續費、轉介紹?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留住用戶,就要懂得抓住用戶來你這的目的。在課程上多下功夫。只有課程得到顧客的認同,自然就會有用戶進店消費了。
我們還要做一點屬於自己的特色
或者說做一些會員活動
針對老生,我們要給他們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顧客的粘性。
像是教培行業,要的就是服務,家長到校一定要做好根據,了解用戶需求,像日常關心朋友一樣聊天,讓家長感受到你的熱度,讓他們能滿意進一步刺激再次消費。
-------------分割線-------------
其實說到底,培訓機構要生存要發展,生源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在如今的雙減政策下,機構如何從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穩步招生,我認為務必做到以下2點:
1.注重搭建營銷思維和產品思維。在現實中,很多校長都沒有沉下心來,好好的研究教育市場,了解客戶需求,而是去拷貝別人的產品、模式,把別人的課程,課價拿過來,稍微一改就開始招生了。但其實教學產品和前端的營銷是不分家的,不是閉門造車研發產品讓前端進行推廣銷售,或者降價促銷,而是調研市場需求,分析競品,設計有競爭力的教學產品。
2.切忌過度包裝,虛假宣傳。表現之一是有的培訓機構和幼兒園在進行招生宣傳時,重視一時的承諾和做表面文章,忽視長期的兌現和服務。表現更差的是在招生宣傳中玩數據、文字遊戲,運用種種手段欺騙學生、家長,擾亂正常市場秩序。
生源不斷是因為產品好,服務好,有價值,能給客戶帶來需求滿足,而非坑蒙拐騙,虛假宣傳。為了能夠幫助到更多的機構做好招生運營工作,曉柏也分享出一些招生資料,供老師和校長們參考,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獲取方式:關注公眾號【張曉柏】回復「招生資料」):
(更新至1200條)273條教培機構朋友圈招生文案帶配圖(電子版)
一張教培機構招生地圖(PDF高清電子版)內含614個招生運營知識點
33種教培機構實戰招生方法(電子版)線上線下全覆蓋
教培機構社群招生實操詳解(電子版)手把手落地實戰
教培機構微信招生實戰詳解(電子版)
教培機構金牌續班篇(電子版) 讓你的續班率飆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