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上學開始,英語就在學生的學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學二年級開始,英語考試成績就已經成為學生教育生涯中很重要的指標,在中考和高考中更有很高的佔比。
或許在剛剛普及教育的時候,家長都希望學生能盡量多學習一些知識,但凡是考試中需要考察的科目,家長都會儘力讓學生獲得更高的分數,但隨著教育的深入,很多家長將學習的實用性看的越來越重,發現在大部分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很難用得到英語。
尤其在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不少外國友人都在學習中文,讓不少家長產生了降低英語地位的想法,畢竟有很多學生無法考上好大學,都是因為不擅長英語導致的。
英語是否該被踢出高考?浙大教授鄭強給出建議,不少學生聽後笑了
英語在多數省份的高考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為了能在考試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家長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讓學生學習英語。可即便家長付出再多的時間,也會有一些不擅長學習語言的學生很難在英語上獲得高分,甚至在考試中被英語拖後腿。
曾經就有一位上了中專的學生,在談及自己的學歷時,表示自己在學習期間,最不擅長的就是英語,雖然自己的成績不好,但每一門的課程也基本上都能及格,如果不是英語拉分,自己也不至於只能上中專,雖然學生把問題都歸咎到英語上並不合理,但不可否認,的確有一部分學生在升學的過程中因為英語不能考上更好的大學。
再加上這部分學生在畢業後根本用不到英語,自然會對是否需要學習英語產生質疑,畢竟學生在上學期間將很多精力放在英語上,如果畢業後用不到豈不是太虧了。
而對於「英語是否應該被逐出高考」,來自浙江大學的網紅教授鄭強也表達了屬於自己的觀點,認為如果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的確不需要學習英語,家長也不必將全部的精力放在英語上,否則強制學生學習英語,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家長和學生都很累。
不少學生和家長都很贊成鄭強教授的話,的確學生的成長時間很短暫,很難有時間將精力放在有些不需要的技能上,而且按照局部地區的教育政策,英語的地位顯然沒有以前那麼卓越,一旦學習英語成為學生學業上的負擔,那麼對學生的成長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學英語的必要性下降,但學英語帶來的優勢需要更多人關注
從很多省市的教育政策上來看,英語的地位的確在下降,例如遼寧等地,在中考中的英語分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讓很多家長都認為在未來的發展中,英語將有失去地位的一天。
的確在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上升,有很多國家的學生都紛紛開始學習中文,但實際上英語依舊是國籍通用語言,即便強勢如美國,也在用美式英語在國籍上交流。因此如果學生想要更好的發展,學習英語就會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帶來一定的優勢。
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不少外國友人安家落戶,有很多工作崗位都需要員工會基礎的英語口語,因此雖然學習英語的必要性下降了,但如果家長希望學生未來能獲得更多優勢,英語卻是最值得學生學習的一項科目,所以家長在面對英語時也要端正自身的心態。
學生的學業不需要聚焦在英語上,但也不可否認英語能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更多的機會,甚至僅有一門英語學習的爐火純青,也能有一份相對較好的工作。因此即便學習英語的必要性降低,但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依舊是值得學習的技能。
家長和學生更應根據自身發展,決定是否需要學習英語
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通過一步一步的摸索,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而究竟學習什麼學科能讓自己未來的發展更順利,都是學生在一步一步的發展中逐漸清晰的,而學生究竟需不需要學習英語,也需要家長和學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進行思考。
學生們的學習應該有目標性,學海無涯,漫無目的的學習只會消耗學生的精力,當學生擁有固定的學習目標,都能清晰的了解自己需要學習什麼,哪些學習方向更重要,有目標性的學習會讓學生減少很多內耗,也讓學生有機會擁有更堅定的未來。
今日話題:你認為英語應該被踢出高考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閱讀#教育聽我說#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