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從古至今,其實一直在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想改變命運的普通人,學習是唯一的出路。
在古代想要讀書的話,那你的家世非富即貴,而且那時候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無一不透露封建落後的思想。
時代不同了,在新時代,男女平等,人人都有讀書的權利,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教育改革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從掃盲開始,教育工作從未停止。
現在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強制適齡兒童入學接受教育,極大地提高了國民文化素質,如今社會上人人以讀書為榮,想要考取更高的學歷。
高學歷是就業的敲門磚,讓學生有機會實現抱負
每個人出生下來都不甘於平凡,都想干出一番大事業。
而現在想要干成事的話,首先就要讀足夠多的書,看看那些商界大佬,哪個不是名校出身呢!
從前大學生是高學歷的代表,擁有大學學歷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不過隨著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學歷在不斷地貶值,大學生也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學歷。
提到高知分子,他們都是學霸一般的人物,不是博士就是博士後,光聽頭銜就令人肅然起敬。
有人認為我國最高的學歷是博士,也有人認為是博士後,大家在網上熱烈探討,卻始終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回答,直到聽到大學教授的解釋才恍然大悟。
博士和博士後,誰是最高學歷?大學教授來解答,以前大家都想錯了
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直接去考研考博繼續深造,對於我國最高的學歷,大家也常常會產生分歧。
眾所周知,本科以上是碩士,然後是博士,再然後就是博士後,這麼一看,好像博士後代表了最高的學歷。
那麼正確答案究竟是博士還是博士後呢?
大學教授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其實我國的最高學歷既不是博士也不是博士後,而是「研究生」。
雖然這是一個常識性的知識點,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容易弄錯,甚至會在網上互相較真。
大學教授表示,博士代表著學位,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因為我國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比較少,所以很多人就會認為博士是學歷的天花板。
而至於博士後,既不是學歷也不是學位,只是博士畢業後的一段工作經歷。
如果要準確地來說,我國的最高學歷是博士研究生,也就是正在讀博的學生。
大學教授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解答,原來以前大家都想錯了,不過因為平常接觸得少,所以也是情有可原的。
學歷和學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學習經歷,後者是學術稱號
學歷是學位看似一字之差,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學歷是指學生所接受的一段學歷經歷,比如大學本科畢業,學生獲得了畢業生,證明了學生過去4年的學習經歷,那麼學生的學歷就是本科。
其次,學位則是對學生的學術水平的認可,比如學生大學期間通過積累學分績點,最後獲得學校頒發的學士學位證。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獲得學歷的話,必須按照學習計劃和培養方案參加學習,而學位除去通過學習的方式之外,還能通過名譽授予的方式得到。
雖然學歷和學位概念不同,但是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在獲得學歷的同時,也要爭取拿到學位,學位很大程度上代表一個人的專業能力。
就業門檻不斷提高,學歷越高,學生機會就越多
當下經濟呈現高速發展,從而也衍生出很多新興產業,給就業市場增添就業機會。
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企業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在篩選簡歷的時候,當然會優先考慮學歷層次更高的人才。
雖然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能完全看學歷,但是當企業和求職者沒有任何交流的前提下,文憑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比如HR同時看到兩份簡歷,一個是本科生,一個是研究生,那麼肯定會先給研究生機會,相信誰都會這麼做。
就業門檻不斷提高,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考研考博,當你的學歷升高了,機會也就跟著多了。
所以,按照現在的就業形勢來看,大學生考研考博是比較正確的決定,當然,每個人對未來的規劃不同,專業發展方向也不同,到底要不要繼續深造,和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專科生畢業後靠自己的努力也發展得很好,開了公司,最後應聘本科生給自己打工,所以還是看學生自身是否努力。
話題討論:你認為學歷重要嗎?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