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教育新聞】
(遼寧區域經濟/李玉玲)為進一步增強瀋陽市鐵西區中小學生使命擔當意識,提高文化自信,近日,鐵西區教育局積極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潛力,組織全區中小學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優化校園環境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腦」
鐵西區教育局號召全區學校努力構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的學校文化,讓學生時時處處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步入興工一校,人們會情不自禁陶醉於校園裡蘊涵著的文化美感和沁人心脾的藝術氣息。一草一木國風味濃,一墨一畫育人無聲,無論是臨摹大家、妙趣橫生的國畫牆,匠心獨運、質樸素雅的廳廊設計,還是師生的繪畫、書法作品,整個校園都瀰漫著幽幽水墨,醞儼著千年流韻,生長著蓬勃激情。
勛望小學燕塞湖分校,創設具有濃郁優秀傳統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學校充分利用教室、走廊、道路、圍牆等空間,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式、參與式校園文化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落到了實處。通過精選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師生書畫作品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走廊,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烈感染力。
打造主題活動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行」
為豐富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鐵西區教育局組織全區中小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雛鷹實驗小學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 化內涵,以時間為主線,抓住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樂翔少年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畫雞蛋、包粽子、畫粽子……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識端午」「知端午」「體驗端午」「品味端午」,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傳承民族精神。
工人村二校是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是一所剪紙特色學校。學校開展「童心向黨 歡度國慶」主題活動,學生們用剪紙作品表達對偉大的黨和祖國的真摯祝福。學生在剪紙活動中豐富了思維想像力,提高了藝術素質,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研發課程體系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心」
鐵西區中小學結合校園文化,研發校本課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
在課程的設置中,勛望小學以日、月、周、年為時間軸,形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依託的課程體系,打造集團特有的「一串多珠」課程品質。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學生通過「寫書法」「品茶藝」「學書畫」「奏雅樂」「習武術」等課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潛移默化地滲入孩子的血脈和心靈。
應昌小學開設葫蘆烙畫課,讓學生了解烙畫工藝的主要特點和基本製作方法。運用各種工具材料製作烙畫,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又關注了自然生態、激發了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傳承中國烙畫藝術。
下一步,鐵西區教育局將繼續優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方式,增強其與學校環境、課程、活動的有機融合,提升鐵西區教學品質,為幸福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 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