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桂子,鼎新溢彩。正值國慶佳節之際,仙林校區圖書館報告廳氛圍熱烈,中國科學院院士、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中國科協常委、IAM團隊創始人黃維教授為研究生講授題為「打造柔性電子強國—厚植根部技術,孵化未來產業」的開學第一課,用「思政研學大課」方式與IAM團隊師生一同為祖國慶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及教師代表聆聽講座,副校長汪聯輝教授主持開學第一課。
汪聯輝副校長簡要介紹了黃維院士以及IAM團隊的發展歷程及團隊在柔性電子創新領域產生的深遠國際影響,向黃院士長期以來對IAM團隊的掌舵領航及傑出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
副校長汪聯輝教授主持「開學第一課」
在這堂特殊的思政課上,黃維院士站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角度,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系統梳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為構建創新型國家所作的規劃和部署。他回憶了自己在黨和國家的關心培養下,將個人求學、科研和工作的步履融入國家科教領域的發展,以創新進取精神,積累科技報國的建樹。黃院士從「未來信息產業發展背景」「柔性電子未來產業的發展」「創新團隊與近期研發成果」「柔性電子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四個方面與師生作分享,指出柔性電子學科發展使命是助力信息科技強國,南郵IAM團隊需要繼續以「開道超車」的決心和信念,打造由中國引領的柔性電子科技革命。他囑咐團隊教師牢記中國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的歷史責任,堅持「四個面向」,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進程中勇創輝煌。他指出,青年學子「創新自信根植於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產生於民族自信」,創新自信的源頭,就是要立足團隊SCIENCE文化,希望青年學子在學校和學院建設的優質平台上,起步於根部創新和原始創新,奠定團隊和個人的學術文化自信。在講述學術團隊成長及人才培養工作時,他介紹了團隊培養並吸納的大批傑出青年和海歸人才,勉勵研究生須以「國之大者」的胸懷,即使日後有機會走出國門,也要積極回國,將所學奉獻給祖國,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黃維院士寄語團隊:集全球之智、攻科研難題、育一流人才、鑄戰略力量!
黃維院士講授「開學第一課」
汪聯輝副校長在總結講話中說,黃維院士以創新戰略國家高度、高屋建瓴的思想見地,給師生們帶來深刻地思維啟迪,感謝黃維院士心系IAM團隊發展,心系青年教師、青年學子成長成才。他勉勵青年學子牢記黃維院士囑託,夯實關鍵學科基礎,助力IAM團隊不斷發展壯大,為打造實現以柔性電子為代表的顛覆性創新注入青年靈魂,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奮力開啟新的征程。
黃維院士、汪聯輝副校長與現場學生合影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書記陳浩然說:「今天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原先只是通過媒體了解黃維院士,而今天面對面的聆聽更為震撼,對IAM團隊鍥而不捨的『開道』創新精神由衷敬佩。作為IAM的新成員,我決心刻苦學習專業知識,深耕科研能力,用青春獻禮二十大。」
2021級博士研究生、博士生黨支部副書記方棟感觸很深,「黃維院士用現身說法教導我們青年學子要紮根科研基礎,放眼未來,立足國家發展大計,為柔性電子領域的蓬勃發展添磚加瓦。聽完講課後,我對博士生涯的科研有了更明確的規劃,堅定了科技報國的決心,並對IAM團隊打造柔性電子強國的使命充滿期待和自信。
文案 | 呂薔薔 方 棟 李 娜
圖片 | 殷 婕
編輯 | 范 玥
責編 | 畢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