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堅持做一件事,會不會感到枯燥?近期,有這樣一波討論,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在不少人看來,連續幾十年同處一個領域難免會產生倦怠之情,但在持續的深耕中,便會發現這件事的不凡意義。我們在各行各業中也都能看見一些堅持不懈的身影,如與綠茵場為伴幾十載的水慶霞、在航天工作中兢兢業業的邵立民,為教育事業奮鬥不息的鄭強……
鷹擊長空,定不怕風雨兼程,以夢為馬,定不負理想遠方。在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那一刻起,鄭強教授便將此作為了一生奮鬥的事業。從貴州大學到太原理工,他紮根教育事業的土壤里,一心一意為學生、為課堂、為校園盡職盡責,深耕不輟。而不管遇到什麼難題,經歷怎樣的坎坷,他從不為眼前的福利、待遇而或喜或悲,一心只想著如何將教育事業深入下去。讓我們走進《捨得智慧人物》,聆聽鄭強教授講述他的「一生一事」。
做終身教育者:有理想有目標
無論身處哪行哪業,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夠在工作中找到理想目標並長遠地走下去,便是最難能可貴的事情。在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後,鄭強教授便堅定著「做終身教育者」的理想。
人生的奮鬥路也許很漫長,但心中有了理想,眼前便有了方向。鄭強教授在走進教育崗位的那一刻起,就明確著「做一個大學的校長、書記,一定要朝著教育家努力」的理想。因為在他看來,教書育人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件令人自豪、意義非凡的事情,他從不為眼前的福利、待遇而或喜或悲,一心只想著如何將教育事業深入下去。
有志者事竟成,一路追隨著教育理想,「忙碌而充實」便成了鄭強教授工作的日常寫照。他步履不停,致力為學生打造美好的校園環境,輸出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他也在其中持續進取,越走越遠。
一生堅持一事:有初心有情感
當人生步入花甲之年後,是選擇歸隱南山?還是持續奮鬥的腳步?很多人選擇前者,因為在他們看來,人生需要適當放慢節奏,但也有少數人選擇後者,因為他們願一生為一件事奮鬥不息。
作為同樣選擇了後者的人,鄭強教授曾感慨,自己一輩子都離不開教育。他對這份事業的情感,已經遠遠超出了本職工作,面對三年後即將結束在太原理工工作的安排,他這樣說:「我希望我永遠都不走,我的心留在這兒,我的情感留在這兒,所以我真的希望留下永遠的難忘。」在他心中,雖然自己有一天會離開這片熱土,但他的情感仍然留在這裡,他對教育事業的初心不會改變,他為教育事業奮鬥的腳步不會停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對於未來,鄭強教授坦言,自己仍會將教育這件事堅持下去。他帶著一顆純粹而真誠的初心,哪裡有校園,哪裡有學生,便會去往哪裡,而不管走到哪裡,他也從來都是孜孜不倦,滿懷激情!
躬耕不輟結碩果,丹心熱血沃新花。從風華正茂到花甲之年,鄭強教授與教育事業為伴走過了四十多個春秋,在這一路上,他有著明確的目標,長遠的理想,不變的初心,深厚的情感。而未來,他也不會離開,仍將一如既往地在這片土壤里深耕下去。很多人說,偉大就是把一件事堅持一生,為了做好這件事,人們可以放下名利,付出時間,奉獻自我,而在這一路上,他們也在不停地詮釋著「一生一事」的捨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