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作文好,素材不能少(三)敏慧名言及事例

2022年07月16日00:30:13 教育 1951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正在為作文而苦惱,在為文章沒有好素材而糟心時,不妨來我的素材吧逛逛、看看,我將推出系列作文素材,保證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有關敏慧經典名言及警句

1、智慧就像一盞燈燭而能洞察萬物。

2、所謂智慧就是知道一切,對聽到的事有獨到的見解,不迷惑於某一件事,能從一件小事推知大的道理。

3、信義之士不會放棄功業;明智之士不會放棄一切機會。

4、智者不因錯失有利的時機而放棄利事;勇士不會為了活命而損傷名譽。

5、一個人力量再大,也敵不過眾人;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窮盡萬物。

6、禍患臨頭才害怕,這是不明智的;君子在禍患發生前就知道提高警惕。


要想作文好,素材不能少(三)敏慧名言及事例 - 天天要聞

7、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而高談闊論,便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了而不談,便是不忠誠。

8、智慧不憑年齡憑心靈,友誼不在一時在平時。

9、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輛車子的兩個輪子。

10、智慧沒有因為用得過度而毀壞的,大多數人都是因為不用才生鏽。

11、雜草多的地方糧食少,廢話多的地方智慧少。

12、有能力的人駕馭魔鬼,有智慧的人騎乘雄師。


要想作文好,素材不能少(三)敏慧名言及事例 - 天天要聞

二、敏慧事例:

(一)黃琬巧答

黃琬幼而慧。祖父瓊,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師不見而瓊以狀聞。太后詔問所食多少。瓊思其對而未知所況。琬年七歲,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瓊大驚,即以其言應詔,而深奇愛之。(選自《後漢書》)

譯文:

黃琬從小就聰明,祖父黃瓊擔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裡看不到(那次日食情況),黃瓊把他聽到的情況報告(朝廷),太后召見他問他情況。黃瓊思考該如何回答太后的詢問卻不知道該如何描述。(當時)年僅七歲的黃琬在旁邊,說道:「為什麼不說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之月呢?」黃瓊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黃琬說的回答報告太后,並且認為黃琬與眾不同,便十分愛他。

一個七歲的孩子用形象比喻回答了連他祖父都無法回答的太后關於日食的問題,足見他的機智聰明。


要想作文好,素材不能少(三)敏慧名言及事例 - 天天要聞

(二)何妥善辯

何妥少機警,八歲游國子學。助教顧良戲之曰:「汝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河水之河?」妥應聲答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為新故之故?」眾咸異之。

翻譯:

何妥小時候就很聰明,他八歲的時候到(中國古代的)教育管理機關遊學。他的導師顧良對他開玩笑說:「你姓何,是荷葉的荷還是河水的河?」何妥馬上回答道:「先生姓顧,是眷顧的顧還是新故的故?」眾人都對何妥的回答感到吃驚。

何妥既回答了老師的問題又把問題還給了老師,這樣巧妙的回答可看出何妥的聰明善辯


要想作文好,素材不能少(三)敏慧名言及事例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國科大1.5萬名學生今天畢業 - 天天要聞

國科大1.5萬名學生今天畢業

7月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雁棲湖校區舉行。該校7114名博士畢業生、8108名碩士畢業生、394名本科畢業生圓滿完成學業。清晨5時許,一輛特殊的列車從北京北站駛出,這是國科大的畢業專列「科學號」。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 天天要聞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我校25年高考復讀生平均增分86.5分最高增分202分增分100以上49人,佔比34%增分80分以上86人,佔比59.7%物理組合平均分496分歷史組合平均分508.28分物理組合強基率由24年高考的4.76%提升至50.48%本科率由24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 天天要聞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高考加油高考已經結束,千萬考生家庭進入等待查分階段。然而,在這段緊張而充滿期待的日子裡,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考生和家長的心理,編織各種「提前查分」、「內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標」、「花錢保錄取」陷阱,利用「焦慮」牟利,家長稍有不慎,就可能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