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成人學歷形式)不得有不同對待

2022年07月14日11:07:10 教育 1163

教育部發文明確規定

「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

不得將

畢業院校

國(境)外學習經歷

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作為限制條件。」

教育部: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成人學歷形式)不得有不同對待 - 天天要聞


教育部: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成人學歷形式)不得有不同對待 - 天天要聞


教育部: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成人學歷形式)不得有不同對待 - 天天要聞


01

學信網可查學歷一律同等對待

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


3月中旬,人民日報發文:疫情期間,面對就業市場,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成人學歷形式)不得有不同對待!

全文還特彆強調了對考公務員、事業編製等條件繼續放寬學歷條件,也就是:只要學信網可以查詢的學歷一律同等待遇。由此可見國家對成人教育的重視,以及提升學歷的必要性!


教育部: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成人學歷形式)不得有不同對待 - 天天要聞



02

什麼是國家承認的學歷?

成人教育獲得的學歷文憑算不算?


國家對成人教育的學歷是100%認可的。成人高考國家開放大學、網路教育、自學考試、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一樣同屬國民教育序列,學習得到的畢業證書為國家所承認,能夠在學信網查到。

在報考公務員、留學考研、建築師考試等各類職業准入的高度社會化考試中均可使用;在企事業單位評級、評職稱中也可以使用。

凡正式錄取的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者,由學校發給國家承認學歷的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



03

社會是如何看待成人學歷文憑的?


在社會招聘市場中,學歷高的簡歷和學歷低的簡歷被嚴格區分,放在不同位置。

有人就叫屈了,學歷低又怎樣了,學歷並不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本事。

但很抱歉,招聘市場有一個公認的潛規則,就是把學歷當做初選的篩選標準。

之前某個節目上,一名HR透露了當前的招聘規則,「本科畢業生的簡歷會被收集起來,非本科畢業生的簡歷會被直接放棄。」

該HR表示,雖然這種行為等同於「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但本科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普遍高於非本科畢業生,因為他們的教育背景、資源等等就有高低之分。



04

一定要有「學歷就是能力」的概念


在現代社會中拼搏的我們,許多交往關係和社會圈子確實還得自己去搭建。

但是,在資源不對等、不能進行交換的時候,人家是不會跟你建立關係的。

然而,如果你有學歷就不一樣。

「學歷」是對未來你將擁有資源的國家證明。

學歷不只是一張紙,更是一塊你人生中的墊腳石。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美股三個月暴漲10萬億美元創紀錄,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本周關鍵投票 - 天天要聞

美股三個月暴漲10萬億美元創紀錄,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本周關鍵投票

美股三大指數在4月觸底後迎來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重新刷新歷史新高。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慶祝圖片,對市場表現表示讚賞。標普500指數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市值增長超過10萬億美元,創下指數從高位下跌15%以上重新突破新高的最短紀錄。歷史數據表明,7月通常是美股表現最佳的月份之一,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
AI填志願靠譜嗎?實測10款熱門產品:存在定位偏差、信息失實等硬傷 - 天天要聞

AI填志願靠譜嗎?實測10款熱門產品:存在定位偏差、信息失實等硬傷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巫慧 校對 穆祥桐2025年全國高考分數已經公布,各地已陸續開啟高考志願填報環節。今年高考志願填報季,AI技術的深度介入成為顯著亮點,多家教育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巨頭都推出了基於人工智慧大模型的智能志願填報產品和服務。用AI填志願靠譜嗎?它是否能針對考生的實際情況給出個性化的志願填報方...
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都是985,在實力上,兩所高校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都是985,在實力上,兩所高校差距有多大?

導讀: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都是985,在實力上,兩所高校差距有多大?在中國的教育星空中,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猶如兩顆璀璨的明珠,各自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它們同屬於985工程高校,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頂尖水平。然而,就像夜空中的星星,雖然都閃耀著光
暑期文言文知識點預習,八年級必考知識點全在這份清單里! - 天天要聞

暑期文言文知識點預習,八年級必考知識點全在這份清單里!

暑期預習這樣做,新學期語文文言文提分30+!八年級必考知識點全在這份清單里!各位家長朋友,暑假可是彎道超車的黃金期!別讓孩子把文言文當"天書",現在預習這些,開學直接領跑班級!作為帶過8屆畢業班的語文老師,我深知八年級文言文有多"坑":生僻
為什麼學生做筆記時會突然炸毛?從大腦疲勞到課堂PUA的底層邏輯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學生做筆記時會突然炸毛?從大腦疲勞到課堂PUA的底層邏輯

歷史課上,老師剛轉身板書,教室里就開始窸窸窣窣;讓記的知識點剛寫了一半,後排學生已經開始發獃——這樣的場景,不少老師和家長都很熟悉。最近有位歷史老師氣沖沖找到我:「全班都在抱怨筆記太多,有學生甚至直接罵我笨蛋!」這背後,真的只是孩子不認真、